思维导图初三学科高效学习手册(微课版)
毛昕辰:世界思维导图形象大使。思维导图百城千校导师,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博赞中国弟子,十年学科思维导图一线实战教学经验,教授学员 3万余人,头条粉丝25万。

作者:毛昕辰、郝智强

定价:6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06918

出版日期:2022.09.01

印刷日期:2023.05.15

图书责编:石伟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思维导图初三学科高效学习手册(微课版)》的主要内容是初三历史、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6个科目的思维导图。我们将一个科目一学期100页左右的课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结构,浓缩精简,归纳出5~10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记忆及复习所学知识。

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学生编著。助力初中生提高学习品质的工具书,预习复习必备。配套视频课程讲解思维导图使用方法,即学即会。配有各年级数学中考真题分类练习。

前 言 思维导图是将放射性思考可视化的图形思维工具,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利用大脑记忆与思维的规律,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抽象的思维变成可视的思维,将零散的点变成系统的网。它既可以呈现思维过程,构建知识网络,是做归纳与总结的良好工具,又能够由点到面,拓展思维广度,是思维发散、创意思考的良好工具。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学科学习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有显著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有层级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系统化。长期坚持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全局性。 (2)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用图形、线条、色彩建立起链接。图形可以将抽象变形象,加深学生对主题和内容的印象。线条的作用类似于大脑的神经元,将相关节点联系起来,让大脑更直观地发现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同的颜色可以将不同板块的内容区分开,同时刺激大脑,提高大脑的兴奋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些特点,让思维导图具有直观、易于比较、便于记忆的优点。这也是思维导图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3)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人读书先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本书思维导图中的文字内容主要是用关键词来表示,而一些概念性的或不能删减需要完整表述的内容,则使用比较精简的短句,力求做到最简。去除了原文中修饰性的或补充性的非关键性内容,只保留了主要部分,化繁为简,把握精髓,所以往往一章节几十页的文字内容,一张思维导图就能全部概括。 运用关键词,最直接...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历史

九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 3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3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4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5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7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8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9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1

九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13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3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7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8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3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25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28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 33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33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33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34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35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35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36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37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37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39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40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40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41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 43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43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43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5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47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47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48

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 49

第五课 少年的担当 49

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 50

第七课 从这里出发 51

语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 查看详情

思维导图是将放射性思考可视化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利用大脑记忆与思维的规律,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抽象的思维,变成可视的思维,将零散的点,变成系统的网。它既可以呈现思维过程,构建知识网络,是做归纳与总结的良好工具,又能够由点到面,拓展思维广度,是做思维发散、创意思考的良好工具。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学科学习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有显著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思维导图把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有层级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化,系统化。长期坚持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全局性。

(2)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形式,用图形、线条、色彩建立起链接,图形可以将抽象变形象,加深对主题和内容的印象,不同颜色可以将不同板块的内容区分出来,同时刺激大脑的兴奋度,集中学生注意力。

(3)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人读书先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

(4)在学完一节课或一章节内容后,将一章节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5)思维导图发散性的特点,有拓展思维广度的作用,这点非常利于我们做创意思考。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