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雷明、王妍、杨丹凤
定价:49元
印次:1-10
ISBN:9787302615736
出版日期:2022.09.01
印刷日期:2025.08.01
图书责编:施猛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围绕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两个主题展开,分别阐述了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范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法概述、依法治教、依法执教与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 本书的特点首先是“新”,结合我国教育发展新要求,解读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其次是“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针对现实需求拓展相关资源,力求实用。 本书可作为高校师范类本专科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
雷明,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部副主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从教十余年间一直致力于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思想道德与法治”等高校课程,曾获黑龙江省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黑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奖赛二等奖;主持黑龙江省教育改革规划项目一项,参与黑龙江省教育改革项目3项,参与编撰《新编法律基础》《公务员实务教程》等教材或著作,发表论文多篇。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教育。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指出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确保方向,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要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面对新时代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我们编写了《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一书。本书融合了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两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具体法律法规对教师行为规范做具体解读,以帮助师范类学生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想、教书育人的教...
第一章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1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 1
一、道德概述 1
二、职业和职业道德 5
第二节 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8
一、教师职业 8
二、教师职业道德 11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范畴 26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26
一、教书育人原则 26
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28
三、为人师表原则 30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 32
一、教师义务 32
二、教师良心 35
三、教师幸福 38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8
第一节 爱国守法 48
一、爱国守法的基本内涵 48
二、爱国守法的重要意义 49
三、爱国守法的具体要求 49
第二节 爱岗敬业 53
一、爱岗敬业的基本内涵 53
二、爱岗敬业的重要意义 54
三、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 55
第三节 关爱学生 60
一、关爱学生的基本内涵 60
二、关爱学生的重要意义 61
三、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 62
第四节 教书育人 69
一、教书育人的基本内涵 69
二、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 71
三、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 72
第五节 为人师表 78
一、为人师表的基本内涵 78
二、为人师表的重要意义 79
三、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 80
第六节 终身学习 87
一、终身学习的基本内涵 87
二、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89
三、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 89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00
第一节 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 100
一、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 100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 101 ... 查看详情
育法律法规》一书。本书融合了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两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并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
法》等具体法律法规对教师行为规范做具体解读,以帮助师范类学生牢固树立立德树人
的教育理想、教书育人的教育情怀、为人师表的教育风范与依法执教与依法维权的法治
意识和法律习惯。本书在体例设计上运用“师德故事”与“案例分析”,实现理论与实
践的有机连接,在编写内容.上及时更新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拓展相关资源,具有较好
的实用性与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