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05225
出版日期:2023.05.01
印刷日期:2023.06.08
图书责编:苗庆波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新工科立体化教材《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的第1册。根据立体化教材的课程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介绍了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工程材料、材料的改性、材料的液态成形、材料的塑性成形、材料的连接成形、非金属材料成形、增材制造技术以及各种成形方法的中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展等内容。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构筑了适应不同工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工程材料成形基础与先进成形技术课程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重点突出了各部分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和能力点,对接了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对该课程的知识需求。 本书与数字教材、数字资源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多种教材形式结合配套使用,体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立体化,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实现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工程类、管理类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邢忠文,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曾任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地区金工研究会理事长,黑龙江省金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模具工业协会理事长,《模具制造》编委等。主讲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工程训练、车辆工程导论、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大型曲面零件成形等课程。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8本、专著1本。发表论文260余篇。
前 言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规划设计的“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教材及教师用书”的第1册,是涵盖众多材料成形基础与先进成形技术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程教材。 本书旨在构建围绕不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突破传统金属材料及其成形技术的束缚,基于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属性和专业教育属性,基于慕课等在线课程的特殊要求,汇集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领域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课程知识体系符合产品制造逻辑关系。 根据立体化教材的课程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内容包括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工程材料、材料的改性、材料的液态成形、材料的塑性成形、材料的连接成形、非金属材料成形、增材制造技术以及各种成形方法中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其最新进展等。 本书有以下特点: (1) 重点贯彻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同时注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各种成形技术的最新进展。实现知识与能力有效衔接。致力于核心知识点的学习和基本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与知识体系对应的能力要求体系,使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达成有明确的对应关联。 (2) 与配套的数字教材、数字资源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多种资源形式结合使用,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立体化,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从而实现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3) 全面贯彻执行有关的新国家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号、名词术语、符号等。 (4) 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每章后配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结合习题库,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和思考空间。 ...
绪论
第1章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
1.1材料及新材料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材料、新材料的概念及材料分类
1.1.2材料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1.1.3典型新材料简介
1.2制造技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及产品制造过程
1.2.1与制造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
1.2.2制造技术的分类
1.2.3制造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1.2.4产品制造过程
1.3本课程的知识体系
1.4课程能力要求与能力体系
习题1
第2章工程材料
2.1材料的力学性能
2.1.1强度
2.1.2塑性
2.1.3硬度
2.1.4冲击韧度
2.1.5断裂韧性
2.1.6疲劳强度
2.2金属材料学基础
2.2.1材料的结构
2.2.2纯金属材料结构的变化
2.2.3合金的相及相结构、组织
2.2.4二元合金相图
2.2.5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2.3非金属材料学基础
2.3.1陶瓷材料的键合特点、结构特点、特性
2.3.2高分子材料的键合特点、结构特点、特性
2.4材料选用
2.4.1材料的分类、编号与用途
2.4.2选材原则
习题2
第3章材料改性
3.1材料的热处理
3.1.1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及性能转变
3.1.2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工艺
3.1.3表面热处理与化学热处理
3.1.4非金属材料热处理
3.2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3.2.1表面工程技术概述
3.2.2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
3.2.3表面工程技术常用方法及用途
习题3
第4章金属材料的液态成形
4.1铸造基础知识
4... 查看详情
(1)重点贯彻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同时注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各种成形技术的**进展。实现知识与能力有效衔接。致力于核心知识点的学习和基本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与知识体系对应的能力要求体系,使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达成有明确的对应关联。
(2)与数字教材、数字资源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多种教材形式结合配套使用,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立体化,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实现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3)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新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号、名词术语、符号等。
(4)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每章后留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结合习题库,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学和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