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项目化教程(微课视频版)
配套实验教学大纲、教学课件、230分钟微课视频和实验素材,围绕世纪项目开发实验。提供课件、大纲、源码,咨询QQ:2301891038(仅限教师)。

作者:吕云翔,黎可为,张中基

丛书名:清华科技大讲堂丛书

定价:5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24134

出版日期:2023.03.01

印刷日期:2023.02.10

图书责编:黄芝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依据典型的软件开发过程组织内容,围绕“论文检索系统”这一实际软件项目设计项目开发实验,旨在培养读者应用软件开发工具和框架进行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的实践能力。全书共9章,所涉及的软件开发工具和框架包括: 项目管理工具Microsoft Project,集成建模平台Enterprise Architect,软件数据模型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Git,前端开发框架Vue.js,后端开发框架Django,软件测试工具Vue Test Utils、Unit Test、Postman,服务器软件Nginx。 本书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理想教材,也可以供开发人员、软件测试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及软件项目经理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吕云翔,1986-1992: 北方交通大学讲师; 1992-1994: 比利时VUB大学应用信息技术硕士; 1994-1996: 比利时VUB大学MBA; 1996-2003: IT公司项目经理 2003-至今: 北航软件学院副教授。已出版二十几本教材(其中“计算机导论实践教程”一书获北航2010年教学成果三等奖;“大学计算机英语教程”获北航2012年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讲课程: 计算机导论、软件工程、职业生涯规划等。

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软件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知识的专业人才刻不容缓。 作为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软件工程”在国内外都是大学计算机科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担负着系统、全面地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学生具备基本工程思维及提高学生实践和管理能力的重任。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将系统化的、严格约束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与维护,以实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传统的仅通过理论课程讲授软件工程的授课方式显然无法提高学生的操作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在开设“软件工程”的理论课程的同时,开设与之配套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 随着软件工程理论的发展,项目开发框架、自动化测试工具、项目管理工具、配置管理工具相关的自动化工具也在不断涌现。这些工具使软件开发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软件的开发成本。相应地,这些工具也对软件开发领域的从业者、相关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除了重视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外,同样需要有足够优秀的实验辅导材料作为支撑。 市面上现有的软件工程类书籍更注重理论和概念,对实际中用到的工具介绍不甚详细,因此不能满足软件工程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要求。大部分现有教材中使用的软件版本过低,内容也较为陈旧,实验设置只是作为理论内容的补充,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因此与...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绪论

1.1软件工程概述

1.1.1软件工程的概念与理论

1.1.2软件工程的发展

1.1.3软件生命周期

1.1.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1.1.5软件工程实用工具

1.2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1.2.1网络应用程序

1.2.2前端和后端

1.3“论文检索系统”案例介绍

1.3.1项目背景

1.3.2需求说明

1.3.3系统要求

1.4小结

1.5习题

1.6参考文献

第2章项目管理工具Microsoft Project

2.1概述

2.2基本操作

2.2.1界面说明

2.2.2视图

2.2.3日程表

2.2.4甘特图

2.3绘制“论文检索系统”的甘特图

2.3.1设置项目信息

2.3.2输入计划内容

2.3.3审查任务进度

2.4小结

2.5习题

2.6参考文献

第3章集成建模平台Enterprise Architect

3.1概述

3.1.1统一建模语言UML

3.1.2Enterprise Architect

3.2基本使用

3.2.1操作面板介绍

3.2.2创建一个EA项目

3.3绘制“论文检索系统”的用例图

3.3.1基本概念

3.3.2创建用例图

3.3.3绘制用例图元素

3.4绘制“论文检索系统”的类图

3.4.1基本概念

3.4.2创建类图

3.4.3绘制类图元素

... 查看详情

"1.目标针对性强:本书针对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相关专业学生,而不是广泛的高校学生,旨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加深对软件工程的理解,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2.内容与时俱进:本书充分考虑到现今软件与技术使用的实际情况,内容既考虑了软件版本的兼容性,又与**的技术紧密结合,去除了过于陈旧和不实用的内容,符合软件工程工具发展的**趋势。
3.真实实验项目:本书围绕“论文检索平台”这一现实软件项目的软件生存周期设置实验,从不同角度展现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使读者能够**化掌握软件开发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
4.配图充实丰富:讲解和实验都配有丰富的插图,清晰易懂,融入了大量具体的实践过程,而非简单介绍原理。
5.视角新颖独到:每章附有思考题和实验练习题,鼓励学生对实践过程和理论相联系,延伸思考,开阔学生视野。
6.教学操作性强:实验有清晰的步骤提示,易于老师讲授和学生自学,实验难度从浅入深,可按实际需要进行选做和调整,实验课时合理,符合一般教学安排。
7.配套资源丰富:本书提供240分钟微课视频、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实验素材等配套资源,便于师生教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