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34553
出版日期:2023.05.01
印刷日期:2023.05.24
图书责编:田在儒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根据国务院关于《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的通知,结合学校安全教育,具体介绍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校园安全等安全教育体系知识,并通过案例剖析,为学生提供各类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知识、求生技巧和安全培训,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书具有知识系统、案例真实、贴近实际、操作性强、强化素质能力培养等特点,因而既可以作为普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及各类学校安全教育的**教材,也可以用于各级基层政府和高校管理者的在职培训,并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突发事件的应对指导。
范晓莹,北京东城职业大学、专职教师、教研室主任,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学位,研究领域:信息管理、大学生素质教育, 讲授课程:微型计算机系统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应用、WPS Office 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站建设、网页设计、Web开发技术、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安全教育、人际沟通与交流、公共关系礼仪等课程,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人际沟通与交流》、《网络系统集成》等教材,参编计算机教材10余本,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4篇。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这些重要论述清楚表明,新时代新征程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本书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色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的通知,旨在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维护教育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保护大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其人生长远发展。 全书共七章,以学习者素质培养为主线,根据各种突发事件的特点,按照各种灾害灾难、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划分的逻辑规律,结合实际案例具体介绍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与疫情防护、社会安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及校园安全等安全教育体系知识,并通过案例剖析,为学生提供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必备知识、求生技巧、安全培训,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由于本书融入了素质教育的最新实践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知识系统、案例真实、注重各类突发事件与安全保护的应对操作等特点;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首选教材,也可以用于高校和各级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者的在职培训,并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突发事件应对的学习指导。 本书由李大军筹划并具体组织,范晓莹和张肖华为主编,范晓莹统稿,郑强国、周伟为副主编,由林玲玲教授审定。编者写作分工: 牟惟仲编写序言,周伟编写第一章、第二章,范晓莹编写第三章、第七章,张肖华编写...
第一章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国家安全1
第一节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的培养2
一、 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的必要性2
二、 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方法4
三、 培养大学生校园安全意识5
第二节大学生应急与安全教育知识6
一、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6
二、 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内容及方法8
三、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10
四、 加强大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11
第三节维护国家安全,自觉保守国家秘密11
一、 大学生应积极维护国家安全12
二、 大学生应自觉保守国家秘密12
三、 爱我中华,反对分裂13
第四节反邪教安全教育14
一、 邪教组织的特征及危害14
二、 针对邪教的法律法规15
三、 反邪教常识17
四、 建立反邪教应对机制18
第二章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21
第一节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应对22
一、 突发事件的特征22
二、 突发事件的分类22
三、 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处置程序24
四、 处置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26
第二节高校突发事件特征及应对27
一、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及原因27
二、 高校常见突发事件的原因29
三、 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32
四、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36
五、 学校的事故预防工作37
第三节急救知识与技能37
一、 相关概念37
二、 安全防护与急救能力的形成38
三、 影响安全防护与急救能力的因素38
四、 一般的急救知识39
第四节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42
一、 头痛的处理与预防42
二、 高热的处理与预防42
三、 呼吸困难的处理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