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8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67025
出版日期:2024.09.01
印刷日期:2024.09.05
图书责编:商成果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自21世纪伊始,中非经济关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讨论。通过对中非商贸、基础建设、农业、制造业、经济特区、用工与培训以及社会与环境责任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与非洲合作的多维度、深层次内涵,通过真实案例和深刻分析,展现了中非双方共同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及对全球经济的积极影响,也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在追求可持续增长核心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的行为者不拘泥于既有模式,勇于尝试、创新,《共同进化的实用主义:中非经济合作的路径与影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为非洲乃至世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通过呈现中非合作的成功实践,向世界传递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展示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积极贡献。 "
"唐晓阳,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哲学、“一带一路”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在德国弗赖堡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在复旦大学获得经济管理学士学位。曾在华盛顿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任职,还担任过世界银行(World Bank,WB)、联合国计划开发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非洲开发银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AFDB)和多家科研院所和咨询公司的顾问。潘帅,现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工作,英国华威大学硕士。曾在赞比亚长驻,从事中非农业工作。致力于学术与实务结合,以国际化的视野探索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径。"
序言 黛博拉·布劳蒂加姆(Deborah Br.utigam)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伯纳德·施瓦茨国际政治 经济学教授、中非研究计划主任 中国新近在非洲的活动在国际舆论上仍然存在争议,而且被严重误解。 一方伙伴是人口稠密的大国,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农业和工业快速发展。 另一方有54个国家,从小到大不等,该地区大多数经济体仍旧依赖出口 未经加工的原材料。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重新向世界打开大门, “文革”后第一批中国人来到非洲寻找商机时,这两个如今截然不同的地 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1978年后,现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加速,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磨 练了一种“点金术”,将发展型国家、肯闯肯干的人民和市场力量混合在 一起。然后他们开始仔细但坚定地进行试验,正如曾被多位领导人引用的 那句名言——“摸着石头过河”。几十年来,中国领导人一直告诫非洲国 家不应试图复制中国的发展经验,而应在自己的石头上摸索过自己的河流。 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至多可以为非洲的探索提供机会和想法。 中国政府1960年起就为非洲的项目提供资金。1979年,第一批中国 建筑公司开始在非洲争揽承包合同。中国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股权 投资,当时我刚开始研究中国在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在过去20多年里, 金融、投资和研究都在加速发展。 在这本非凡而发人深省的书中,唐晓阳融合了商业管理和哲学领域的 学术训练,以及十多年来在非洲和中国的实地研究。我第一次见到唐晓阳 是2007年4月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中非会议上。他从纽约的新学院大学 ...
图目录 / XII
表目录 / XIII
引子 / 1
第 1 章 没有模式的“模式” / 7
1.1 中非合作背后的驱动力 / 9
1.2 “北京共识”的缺失 / 14
1.3 中国与非洲务实合作的演进 / 20
1.4 结构转型中的实用主义 / 27
1.5 解决“鸡与蛋”困境 / 37
第 2 章 商贸 / 47
2.1 非洲集市上的中国故事 / 49
2.2 质量“恶名”的两面 / 54
2.3 “市场活力”与“市场监管”的困境 / 58
2.4 贸易结构的挑战 / 62
2.5 非洲对中国的出口 / 67
第 3 章 基础建设 / 73
3.1 坦赞铁路留下的思索 / 75
3.2 非洲基础建设的窘迫 / 81
3.3 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困境 / 85
3.4 从“安哥拉模式”到亚吉铁路 / 89
第 4 章 农业 / 97
4.1 棉田里的希望与艰辛 / 99
4.2 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困境 / 103
4.3 从援助到商业 / 108
4.4 面朝土地的企业家 / 115
第 5 章 制造业 / 123
5.1 原野上的新灯塔 / 125
5.2 崎岖的制造业之路 / 129
5.3 价值链的困境 / 134
5.4 建立本地联动 / 143
5.5 工业与市场的共同进化 / 150
第 6 章 经...
《共同进化的实用主义:中非经济合作的路径与影响》亮点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将中非合作置于全球发展的大潮中,探讨其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以及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作者以“共同进化的实用主义”理念贯穿全书,展现了中非合作中不断涌现的创新模式与成功经验,这些不仅为非洲大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全球范围内的南南合作乃至国际合作提供了宝贵启示。
《共同进化的实用主义:中非经济合作的路径与影响》不仅是一部学术研究的成果展示,更是一本启发思考、引领未来的重要读物。它让我们看到,在全球化遭遇挑战的今天,中非合作以其独特的韧性和活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书英文原版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地位与影响力卓越,中文译本由资深译者精心完成,译文流畅准确,易于理解。无论是对中非关系感兴趣的学者、政策制定者,还是关注全球发展的广大读者,都将从中获益匪浅。我们强烈推荐本书作为深入了解中非经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