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8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63942
出版日期:2024.07.01
印刷日期:2024.08.23
图书责编:秦娜
图书分类:教材
" 本书结合作者长期从事建筑力学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对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基础的内容进行重整后系统化形成的建筑力学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完整性。 本书除绪论外,共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拉压杆件的承载力、圆轴的承载力、梁的承载力、应力状态 强度理论及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平面杆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渐近法、影响线、PKPM在建筑力学中的应用16章。每一章后面都有思考题(题型: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等)和习题,书后附有习题答案和型钢表。书中有较多的典型例题、思考题及习题,为控制篇幅,部分例题或部分习题以二维码形式给出其解答,对部分要求较高的内容也以二维码的形式给出。另外,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学习效果,以二维码的形式给出几套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书可用作高等学校本科工程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建筑力学》教材用书,也可供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
苏振超,男,副教授,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研究生攻读一般力学专业。公开发表20多篇教学和科研论文,其中含多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国外EI期刊论文。有近30年大学力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曾在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力学类教材。作为第一主编,曾编写的力学类教材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力学》等。
前言 建筑力学课程是工程管理、建筑学、工程造价、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体,教学计划越来越贴近工程实际需要,对建筑力学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每一位建筑力学课程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书的特点是: ①在提炼整理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基础这三门力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三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将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优化教材内容,尽量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保持力学知识体系逻辑严谨、概念明确的特点,注重方法的总结,力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每一章附有难易不等的较多数量的习题和思考题 (除第16章外),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考察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给学生布置作业也有选择余地。③有较强的适用性。据统计,目前国内个别高校建筑力学学时仅安排32学时,部分高校安排54学时,不少高校安排的是64学时或72学时。可见学时差别较大,教学内容无法一致。在内容要求方面,部分专业的后续课程内容包括结构的内力分析和强度及变形计算等,要求相对较高; 而另外一些专业则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力学的基本概念,增加对应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在深度上难以协调。鉴于该课程的特点,本教材尽量兼顾多方面的要求,力求内容全面,满足多学时要求,同时将篇幅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为此,编者将一些要求相对偏高的内容和有一定难度的例题用二维码的形式给出。这样处理既照顾到了要求较高的专业...
绪论
0.1建筑力学的内容和任务
0.1.1结构与构件
0.1.2建筑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内容
0.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0.3荷载的分类及简化
0.3.1荷载及其分类
0.3.2两种均布荷载的简化
0.4杆件的基本变形
第1章静力学的基础知识
1.1力及力系
1.1.1力
1.1.2力系
1.2刚体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1.3力矩力偶及力偶矩
1.3.1力对点的矩
1.3.2力偶及力偶矩
1.4约束及约束力
1.4.1柔索约束
1.4.2光滑接触面约束
1.4.3铰连接与铰支座
1.4.4轴承
1.4.5定向支座
1.4.6固定端约束
1.5结构的计算简图
1.5.1构件的简化
1.5.2荷载的简化
1.5.3结点及支座的简化
1.6物体的受力分析
选择题
习题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2.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2.1.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2.1.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2.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
2.2.1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2.2.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2.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
2.3.1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2.3.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2.3.3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选择题
习题
第3章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3.1力的平移定理
3.2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3.2.1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的简化
3.2.2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3.3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3.3.1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