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67612
出版日期:2024.08.01
印刷日期:2024.08.06
图书责编:张伟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遵循科学性、现代性和应用性的原则,关注产业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本书共分为五篇十六章。每一章详细介绍了相关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并且加入了时事热点案例供分析讨论,章末还辅以课后习题供练习巩固。 本书主要适用对象为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也可供有兴趣了解产业经济学的其他专业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和参考。"
孙晓华,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经济学学科主任,“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辽宁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科负责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省级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奖项。
前言 产业(industry)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看,产业经济是介于宏观总量与微观个体之间的中观经济,对于研究一国或者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功能显现和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的差异化倾向,企业经营决策日趋复杂,所产生的经济绩效也越发不确定。为了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创立和发展了产业经济理论。早期的研究都是在产业组织的框架内,聚焦于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组织问题。随着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兴起和新现象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产业经济研究的关注点向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布局等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我国对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对于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成问题,存在两种基本观点: 一是认为产业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理论,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产业内部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市场关系和竞争策略,与欧美传统比较一致; 二是认为产业经济学不仅是产业组织问题,还应该包括产业与产业之间关系的产业发展问题,涉及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演进和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内容,更加符合以我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研究传统。相应地,目前国内出版的产业经济学教材,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产业组织和产业发展两部分。 产业组织理论由两种思想流派的争论长期主导。哈佛大学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强调,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厂商定价和竞争行为,从而带来不同的行业绩效,政府应该制定反垄断政策,限制具有支配性市场地位的企业行使有...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产业分类
第三节产业生命周期
第四节产业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
本章要点
关键术语
习题
即测即练
第一篇产 业 结 构
第二章产业关联
第一节产业关联概述
第二节产业关联分析工具
第三节产业波及效果
本章要点
关键术语
习题
即测即练
第三章产业结构演进
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概述
第二节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第三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
本章要点
关键术语
习题
即测即练
第四章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第三节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本章要点
关键术语
习题
即测即练
第二篇产 业 空 间
第五章产业布局
第一节产业布局概述
第二节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中国产业布局的实践历程
本章要点
关键术语
习题
即测即练
第六章产业集聚
第一节产业集聚概述
第二节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产业集聚的测算方法
本章要点
关键术语
习题
即测即练
第七章产业转移
第一节产业转移概述
第二节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产业转移的测算方法
本章要点
关键术语
习题
即测即练
第三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