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97411
出版日期:2025.08.01
印刷日期:2025.08.06
图书责编:黄芝
图书分类:教材
"在当今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网络与新媒体领域展现出了其独特且不可或缺的价值。本书主要介绍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功能、传播机制、营销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等,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框架。 全书分为7章。第1章概述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特征、应用领域及影响,并回顾互联网 发展的变革。第2 章分析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功能及媒体形态。第3 章聚焦传播机制,探讨传播主体、传播手段及媒体融合。第4章介绍网络与新媒体的设计基础,包括网页设计和短视频制作等实用技能。第5章详细讨论网络与新媒体的营销模式。第6章聚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的内涵与影响。第7章展望网 络与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涵盖融合发展、区块链技术、6G网络、脑机接口技术及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应用。 本书不仅适用于从事网络与新媒体领域的专业人士、学生等读者群体,同时也为对网络与新媒体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实用的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可作为新闻传播、媒体策划和新媒体等领域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籍。同时,本书对于对网络与新媒体感兴趣的读者来说也是一本实用的读物。 "
"王进,毕业于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图文实训工作室主任、辑粹创新设计工作室负责人,主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多项,发表多篇论文于专业核心期刊,多篇学术论文收录于SCI、EI,主编及参编专著多部。曾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与设计专利多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其创新工作室现有运营中品牌案例:细味大五仁、宫素斋、辑粹农场、太行愚公等。工作室项目以产品品牌开发为主,深耕品牌价值和文化符号,以文创、农创等形式带动专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刁立军,200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现任职于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丰台分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有线网络规划、设计、建设等工作,对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新媒体建设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承担多个大型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建设以及融媒体中心建设。"
前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可替代的价值,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深度普及,新媒体的形式和内容持续创新,不断刷新人们对信息传播与交互的认知。本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深入的新媒体知识体系,揭示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共分7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为绪论,概述了新媒体在新时代的传播作用,并探讨了互联网从Web 1.0到Web 3.0的变革及其对新媒体的影响。 第2章为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功能及媒体形态,深入分析了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功能及媒体形态,为读者提供了对网络与新媒体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第3章为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聚焦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机制,包括传播主体、传播手段以及媒体融合等方面。 第4章为网络与新媒体的设计基础,介绍了网络与新媒体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网页设计、短视频制作及后期制作等实用技能,帮助读者掌握新媒体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第5章为网络与新媒体的营销模式,详细讨论了新媒体的营销模式,包括其经济价值、运营模式以及营销手段,为从事新媒体营销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第6章为网络与新媒体文化,探讨了网络与新媒体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构成与影响,揭示了新媒体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 第7章为网络与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了网络与新媒体的未来,包括融合发展、区块链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及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考。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5年5月
第1章 绪论 / 1
1.1 新媒体:新时代的传播媒介 / 2
1.1.1 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 2
1.1.2 新媒体的主要内容 / 4
1.1.3 新媒体的特征 / 5
1.1.4 国外学界对新媒体特征的见解 / 8
1.1.5 新媒体的应用领域及影响 / 9
1.1.6 新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 14
1.2 互联网:从Web 1.0到Web 3.0的变革 / 15
1.2.1 Web 1.0时代 / 15
1.2.2 Web 2.0时代 / 16
1.2.3 Web 3.0时代 / 16
第2章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功能及媒体形态 / 21
2.1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 / 22
2.1.1 认识网络与新媒体 / 22
2.1.2 互联网的技术特点 / 24
2.1.3 网络与新媒体的新闻传播特性 / 25
2.2 网络与新媒体的功能 / 27
2.2.1 新闻资讯的多元化传播 / 27
2.2.2 文化教育传承的新路径 / 28
2.2.3 商务、消费与生活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 29
2.2.4 交流、共鸣与协作功能 / 30
2.2.5 影视、游戏娱乐功能的新维度 / 31
2.2.6 政务发布与服务功能 / 32
2.2.7 工具软件多应用功能 / 33
2.3 网络与新媒体的媒体形态 / 35
2.3.1 网络媒体 / 35
2.3.2 社交媒体 / 35
2.3.3 手机媒体 / 38
2.3.4 平台媒体 / 40
第3章 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 / 43
3.1 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