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控制基础(第3版)
倾数代名师之力精心打造;内容经典、分析精辟、工程实例丰富,新增知识点自测功能;配有演示课件。

作者:杨明、翁正新、田作华

丛书名: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59元

印次:3-1

ISBN:9787302684640

出版日期:2025.04.01

印刷日期:2025.03.17

图书责编:曾珊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的主要任务是讲述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掌握实际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增强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内容包括系统结构图的绘制、数学模型的建立、性能分析与补偿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在三域(时域、复域、频域)中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的三要素(稳定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以及基于根轨迹法和频率法的系统校正设计方法,非线性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等。 本书基本概念清晰,工程实例丰富,配有知识点自测题和大量习题(包括一般题、深入题、实际题和MATLAB题),每章末尾还介绍了MATLAB的相关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如电子信息类、机械工程类、电气工程类、仪器仪表类、工程物理类等专业本科生学习控制理论的教材,可作为自动控制原理MOOC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JTU-1461107170)的配套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杨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期从事无人车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智能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和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指导学生多次获评IEEE Intelligent Vehicle Symposium、中国智能机器人大会等国内外**会议优秀论文。作为负责人,先后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霍英东教育教学奖等奖项。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概念,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此后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均提到了“新型工业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持续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路径,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作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有效解决资源约束,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推动高质量发展。自动化是承载两化融合的核心,既是工业化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根本保障,也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发展目标。自动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乃至日常生活的众多领域,在改善劳动环境、减小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帮助人类改造自然、探知未来、建设高度文明社会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自动控制原理”是高等院校很多工科专业(例如自动化、机械、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等)的核心基础课,受教育的对象很多。 教材编写组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对201...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自动控制发展概况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3.1自动控制系统

1.3.2反馈原理与优化设计

1.3.3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4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1按信号的传递路径来分

1.4.2按系统输出信号的变化规律来分

1.4.3按系统传输信号的性质来分

1.4.4按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来分

1.5控制系统实例

1.5.1内燃机的转速控制系统

1.5.2角度随动系统 

1.6本书概貌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知识点自测

习题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2.1.1系统的微分方程举例 

2.1.2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2.2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2.2.1传递函数定义

2.2.2传递函数性质

2.3控制系统的频域数学模型——频率特性

2.4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2.4.1比例环节

2.4.2微分环节

2.4.3积分环节

2.4.4惯性环节(非周期环节)

2.4.5振荡环节

2.4.6时间延迟环节(时滞环节)

2.5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5.1系统方框图 

2.5.2方框图的基本运算法则

2.5.3系统常用的传递函数

2.5.4方框图的简化法则

2.6信号流图

2.6.1几个定义

2.6.2信号流图的性质及运算法则

2.6.3信号流...

"本书的主要任务是讲述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掌握实际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增强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内容包括系统结构图的绘制、数学模型的建立、性能分析与补偿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在三域(时域、复域、频域)中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的三要素(稳定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以及基于根轨迹法和频率法的系统校正设计方法,非线性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等。
本书基本概念清晰,工程实例丰富,配有知识点自测题和大量习题(包括一般题、深入题、实际题和MATLAB题),每章末尾还介绍了MATLAB的相关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如电子信息类、机械工程类、电气工程类、仪器仪表类、工程物理类等专业本科生学习控制理论的教材,可作为自动控制原理MOOC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JTU-1461107170)的配套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