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9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74382
出版日期:2024.10.01
印刷日期:2024.10.15
图书责编:杜天昕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本书首先分析当下的时代背景,总结新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意义。其次,梳理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探究新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运行模式与动力来源。再次,根据产学研的演变发展,梳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历程,并深入分析新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同时,借助统计数据,重点探究新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考察新时代企业和学研机构参与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最后,总结新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与阻碍,并基于演化博弈模型检验新时代政府创新补贴行为,为政府参与产学研协同机制提供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高校财经类各专业教学科研人员以及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科研院所从事经济研究和管理研究的人员,各类企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以及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海外读者阅读参考。 "
韦政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涉外经济,创新与战略,国有资产管理。曾在《人民论坛》、《统计与决策》、《学术前沿》、《经济研究参考》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并承担全国人大、财政部等部委研究课题。
摘要 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国不断扩大对中国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高新科技产业的限制和封锁,使中国深刻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科技创新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立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对于当今的中国可谓迫在眉睫。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成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应有之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强调: “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5/29/c_1126049503.htm.这既为我国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了要求。因此,厘清新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研究新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模式,提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对我国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本书还拓展了新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对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本书首先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新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意义,梳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从影响因素、运行模式和动力来源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回顾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历程,根据产学研演...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1研究思路
1.2.2技术路线
第2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产学研协同
2.1.2协同创新
2.1.3产学研协同创新
2.1.4机制
2.2文献综述
2.2.1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研究
2.2.2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研究
2.2.3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2.3理论基础
2.3.1协同理论
2.3.2创新理论
2.3.3开放式创新理论
2.3.4跨区域创新合作理论
2.3.5社会网络理论
2.3.6三螺旋理论
2.4本章小结
第3章新时代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历程与时代要求
3.1新时代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历史进程
3.1.1计划经济时期产学研的“被动”阶段
3.1.2产学研联合阶段: 聚焦技术创新(1984—2005年)
3.1.3产学研融合阶段: 聚焦自主创新(2006—2011年)
3.1.4产学研协同创新阶段: 重大科技转型(2012年至今)
3.2新时代中国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时代要求
3.2.1协同创新是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3.2.2协同创新是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困境的关键支撑
3.2.3协同创新是推进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3.3本章小结
第4章新时代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