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方法(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杨华中、汪蕙等

丛书名: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

定价:29元

印次:2-2

ISBN:9787302150039

出版日期:2008.02.01

印刷日期:2009.03.13

图书责编:文怡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全书分10章,内容包括: 电路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稀疏矩阵技术,半导体器件模型与宏模型,线性和非线性电路直流、频域和时域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灵敏度计算,容差分析,最优化设计,以及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一些新的分析方法。本书在注重讲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还结合当前纳米集成电路的特点,介绍了BSIM3V3.2模型、遗传算法、混合仿真技术等新技术。书中所涉及的每一种分析方法都结合实际电路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实例,并附有习题,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本书适于作高等院校电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路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发的科技人员参考。

Preface电路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是电路分析、设计、验证的有力工具,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进入纳米时代后,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频率越来越高,芯片上市时间越来越短,以集成电路CAD为基础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已经成为提高设计效率、优化电路性能、增加芯片可靠性和提高芯片合格率的新兴产业,渗入到集成电路设计的每一阶段。 电路CAD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涉及电路理论、半导体器件物理、线性与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最优化设计、数值分析和计算机软件等多个领域。纳米时代的到来既为电路CAD技术带来了机遇,也使之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帮助广大电路设计工作者更好地应用先进的设计工具,指导电类专业的学生掌握电路CAD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对1996年版的《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方法》(简称1996年版本)进行了充实和修改,增加了目前国际IC设计工具普遍采用的BSIM3V2.2模型,丰富了宏模型设计方法,并在重写的优化设计部分重点介绍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这两类随机优化算法。 全书分10章。第1章介绍电子设计自动化和电路CAD技术的发展概况。第2章阐述电路CAD的基础知识: 建立电路方程的方法和求解方法。第3章以电路中以有源器件为核心给出二极管、BJT晶体管和MOS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模型和一些常用的集成电路宏模型。第4章介绍线性和非线性电路的直流分析方法,它是电路CAD中所有其他分析功能的基础。第5章论述瞬态分析方法。第6章介绍频域分析方法。第4章至第6章是本书的重点,这3章所介绍...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1绪论

1.1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发展概况

1.2模拟电路CAD的发展概况

1.2.1模拟集成电路的特点和设计自动化方法

1.2.2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工具

1.3数字系统设计流程的演变

2电路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

2.1建立电路方程的常用方法

2.1.1表矩阵法

2.1.2拓扑矩阵法

2.1.3节点法

2.1.4改进节点法

2.1.5双图法

2.2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2.2.1高斯消去法

2.2.2LU分解法

2.2.3稀疏矩阵技术

2.2.4复数方程组解法

习题

3半导体器件模型

3.1二极管模型

3.2双极型晶体管模型

3.2.1EM1模型

3.2.2EM2模型

3.2.3EM3模型

3.2.4GP模型

3.3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模型

3.4长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模型

3.4.1非线性电流源IDS

3.4.2电荷存储效应

3.5短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模型

3.5.1阈值电压

3.5.2IU特性的统一模型

3.5.3MOS电容的统一模型

3.5.4噪声模型

3.5.5MOS二极管模型

3.6宏模型

3.6.1宏模型的建立方法

3.6.2运算放大器的宏模型

3.6.3其他一些模拟电路单元的宏模型

3.7分段线性模型

习题

4直流分析

4.1线性直流分析

4.1.1直流分析功能

4.1.2线性直流分析流程

4.1.3线性直流分析实例

4.2非线性直流分析的数值方法

4.2.1简单迭代法

4.2.2牛顿拉夫森方法

4.3非线性器件的直流伴随模型

4.3.1二极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