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学——原理与应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廖延彪

丛书名: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

定价:3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26833

出版日期:2010.08.01

印刷日期:2010.08.05

图书责编:盛东亮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从光的电磁理论出发,全面地论述了光在光纤中传输和传感的基本特性及应用。具体内容包括: 均匀折射率和非均匀折射率光纤的传输理论(光线理论、波动理论、模耦合理论、非线性理论); 光纤的损耗、色散、偏振以及非线性特性; 光纤设计,光纤的连接和处理,参数测量的基本方法; 光纤有源和无源器件,各类特种光纤的简介; 光纤在传输数据和图像、传感方面的应用,等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激光、光电子、光学仪器以及物理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上述专业的大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前言 随着激光的问世,古老的光学已化分出众多的分支,光纤光学是其中之一。光纤光学是研究光导纤维的光学特性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光纤光学这一术语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光纤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光纤通信的广泛应用,这个新分支的内容愈来愈丰富。光纤光学的研究对象——光导纤维——的特点是它的有界性: 光波在光纤中横向受边界限制,纵向可无限延伸,因而其光学特性和大块媒质的光学特性有很大差别,有的特性仍在研究中。本书是在10年前出版的《光纤光学》(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书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目的是结合近10年的发展对光纤光学的原理及应用做一较全面的介绍。 全书共有10章,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3章,主要讨论光纤中光波传输的光线理论和波动理论,光纤传输的非线性理论,光纤的损耗、色散和偏振特性。光纤的模式理论和模耦合理论与大块媒质中的光传输理论有很大差别,其计算过程又很繁杂。为使读者对其物理模型有一较清楚的了解,而又不必花过多精力用于数学推导过程中,本书对公式的数学推导过程从略,但突出对物理意义的阐述。此外,对光纤中的偏振特性讨论较为详细,这是使用光纤所需要的。第二部分包括第4~6和10章,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类特种光纤,光纤连接和处理的方法,以及光纤参数的测试方法,其中对于变折射率光纤作为成像元件在光纤系统中的应用和光纤的模色散测量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它有助于读者正确地选用合适的光纤以满足工作需要。第三部分包括第7~9章。较全面地介绍了由光纤构成的,或不是由光纤构成但对光纤系统有重要价值的各种有源和无源光纤器件,以及各种光纤传感器。这部分重点是介绍实...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

1.1引言

1.2均匀折射率光纤的光线理论

1.2.1子午光线的传播

1.2.2斜光线的传播

1.2.3光纤的弯曲

1.2.4光纤端面的倾斜效应

1.2.5圆锥形光纤

1.3变折射率光纤的光线理论

1.3.1程函方程

1.3.2光线方程

1.3.3变折射率光纤中的光线分析

1.4光波导的一般理论——正规光波导

1.4.1麦克斯韦方程组

1.4.2波动方程

1.4.3模式

1.4.4模式场的纵、横向分量

1.5均匀折射率光纤的波动理论

1.5.1矢量模

1.5.2线偏振模与标量法

1.5.3二层均匀光纤

1.5.4电磁场分布图

1.6变折射率光纤的波动理论

1.6.1引言

1.6.2平方律光纤的解析解

1.6.3级数近似解

1.7均匀折射率单模光纤的分析

1.7.1引言

1.7.2基本性质

1.7.3功率分布

1.8变折射率单模光纤的分析

1.8.1等效平方律折射率光纤法

1.8.2等效阶跃折射率光纤法

1.9非正规光波导的模耦合方程

1.9.1非正规光波导

1.9.2非正规光波导的模耦合方程(矢量模耦合方程)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光纤的特性

2.1引言

2.2光纤的损耗

2.2.1吸收损耗

2.2.2散射损耗

2.3光纤的色散

2.3.1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