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邹华
定价:20元
印次:1-2
ISBN:9787302089933
出版日期:2004.08.01
印刷日期:2005.01.25
图书责编:梁斐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以现实人生为立足点,以近百个逻辑环节的承接转化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美学范畴的辩证运动,提出并论证了审美关系的生成、审美意识的结构与功能、古代审美意识封闭与残缺两个基本特性、古典主义三个原则、人性结构的主体化、美的历史形态的交叉转换、外倾直觉与动戊观照的互动扩张、恶扩散与丑增加以及主体性的两极分解等问题,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深化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版序 好像刚刚看到《和谐与崇高的历史转换》不久,接着又收到邹华同志的另一部力作《审美裂变的逻辑复制》(再版改为《流变之美——美学理论的探索与重构》,下同。——编者注)。前部著作侧重于中国古代美学向近代美学历史转换的描述,后部著作则侧重古代和谐向近代崇高转化的一般理论解剖。前部更具中国美学的历史具体性,后部更具理论美学的一般性、普泛性。两部著作研究同一个题目:和谐与崇高,但两部著作又各有侧重,显然后一部著作更理论化、更系统化了。我从他这一深化中,深深地感到他美学研究的集中性,他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探索精神、不把理论彻底化绝不罢休的坚强意志,我为他这种精神和所取得的珍贵成果而高兴,而欣慰…… 邹华君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就以意志集中,埋头苦干“面壁三年”,而给我留下最突出的印象。毕业后执教于青岛大学。这些年来,经济大潮,文人下海,各种诱惑,四面袭来,邹华君始终岿然不动,甘坐板凳十年冷,终于结出这坚实的重大的理论果实。我深深地知道这里记载着他思想发展的历程,标志着他在人生道路上逐步走向成熟。 当前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在提倡,邹华君却认准了理性的辩证思维。他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已显示了这一思维特色。从我主编的《中国美学主潮》中的“近现代美学”部分,经《和谐与崇高的历史转换》到现在的《审美裂变的逻辑复制》,可以看出,“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统一”这些辩证逻辑的思维法则,运用得越来越纯熟、越自由了。与有些浅尝辄止的浮躁的学风不同,他总是一个逻辑环节一个逻辑环节地在分析、在思索,那思维的深度,那逻辑的严密,那深沉理论中的巨大历史意识...
初版序/Ⅰ
引言/1
第一章消解困扰的审美自由/15
一、感性意欲与实践关系/16
二、理性认知与认识关系/26
三、认知与意欲的审美制衡/35
第二章审美关系的调控机制/42
一、审美意识的心理结构/43
二、审美意识的基本层面/48
三、审美关系的建构与凝结/54
第三章审美封闭与审美残缺/62
一、古代人的主体特性/62
二、古代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规定/72
三、边缘模糊的古代审美关系/77
第四章崇尚中和的审美追求/88
一、非主体性和谐/88
二、主客融合的审美方式/99
第五章美和艺术的古代形态/113
一、美善混同的社会美/113
二、美真混同的自然美/122
三、古代艺术与古典主义/133
第六章审美关系的历史变动/147
一、人性结构的主体化/147
二、古代审美意识的熵增加/162
第七章外倾直觉与动态观照/171
一、审美意识的历史更新/171
二、审美方式的分化对峙/178
第八章美的历史形态的交叉转换/191
一、社会美现代形态的生成/192
二、自然美现代形态的生成/201
三、交叉转换与整体拓展/207
第九章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214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