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0元
印次:1-5
ISBN:9787302110248
出版日期:2005.05.01
印刷日期:2008.10.14
图书责编:张瑜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属于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教材,也是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全书共10章,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资金融通、金融机构与体系、金融市场、保险业、信托与租赁业、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以及国际金融等内容。 本书以金融全球化以及加入WTO后中国的金融改革为背景,将国际金融作为国内金融的自然延伸,顺理成章地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力求全面、系统、有重点地介绍金融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着重阐释了近年来金融界出现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现象。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亦可供管理学类专业教学使用及金融业内人士参阅。
前 言 金融学作为一门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学科,得益于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地位的提高。金融作为一门特殊的门类,当之无愧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决定金融,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金融的发展水平。但是,金融在服务于经济的过程中,又反作用于经济,金融的发展和信贷结构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结构。因此,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小到一个家庭和个人,其在金融活动中的行为选择,都影响着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状况;而政府对金融政策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利益关系博弈的结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握了金融运动的规律,谁就掌握了经济的主动权。 近年来,我在从事《金融学》教学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无论是作为专业课,还是作为基础课,甚至作为理工类专业中开设的选修课,学生们普遍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掌握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便成了我编写该教材的初衷。我的设想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凌宇欣等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再次对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给予我支持的编辑们表示感谢! 在该教材的编写上,我着重加强对金融基本理论和金融基本规律的分析,努力做到理论阐述准确、系统、深入浅出;内容具有现实性和适用性;中心思想明确,重点突出。同时,努力追求把介绍金融学的基础知识与研究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对于金融学的历史、现状及运行规律了解较少的实际,用较大的篇幅介绍现代金融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金融改革的市场化趋势,尽可能突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了相关的案例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一节 货币 1
一、货币的产生 1
二、货币的本质 2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3
四、货币的层次和衡量 5
五、货币的职能 6
第二节 货币制度 9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9
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0
三、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11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14
本章小结 14
思考题 15
案例讨论 15
第二章 信用与资金融通 17
第一节 信用 17
一、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17
二、信用的作用 18
三、信用的形式 19
四、信用工具 24
第二节 利息与利息率 25
一、利息 25
二、利息率 27
第三节 资金融通 32
一、资金融通的概念 32
二、资金融通的方式 32
本章小结 34
思考题 34
案例讨论 34
第三章 金融机构与体系 37
第一节 金融机构及其分类 37
一、金融机构的概念 37
二、金融机构的功能 38
三、金融机构的分类 38
四、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42
第二节 中央银行 44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44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及主要业务 48
三、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51
第三节 商业银行 53
一、商业银行及其组织形式 53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 56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62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
比例管理 64
五、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与收缩 66
第四节 政策性银行 69
一、建立政策性银行的必要性 69
二、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70
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