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非金融专业)

作者:刘建波等

丛书名: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经管系列

定价:29元

印次:1-9

ISBN:9787302135197

出版日期:2006.08.01

印刷日期:2010.10.28

图书责编:孙晓红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是基于原货币银行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全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及其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外汇、汇率与国际收支,货币供求及其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发展。另外,本书每章均提供了案例及案例分析,并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料。 本书系统性强,重点针对三基教学,广泛介绍了金融基本知识。同时,还结合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以案例的形式来培养并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主要适于作为应用型非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大专、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用书,同时还可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的学习资料和培训教材。

前 言   本书是基于原货币银行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主要适用于应用型特色的高等院校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   本书与其他一些相关教材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系统性强。本书的内容结构和章节安排都做到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系统性很强。   第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货币银行学作为财经类院校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介绍货币金融知识的教材也非常多,但非金融专业的金融专业化现象比较普遍。在国内高校中,金融专业的学生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开设有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但在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等方面各有不同。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货币银行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金融专业课的基础;而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货币银行学则更多带有公共课的性质,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金融知识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三基”教学是非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的最大特色。因此,有必要编写一本适用于非金融专业教学使用的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教材。   第三,针对性强。在本书中将金融理论教学、资料介绍和案例分析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掌握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强化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应用型特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四,内容新颖。本书充分吸收已有的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反映经济金融的新变化、新动向,使学生能在掌握金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及时了解金融的前沿问题。同时,本教材中选择的案例都是近些年来国内、国际的最新资料。   第五,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各章均附一个“案例与分析”,首先提出基本原理,然后陈述案例内容,接着进行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充分消化所学的知识...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1

一、货币的起源 1

二、货币的本质 4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5

一、货币的职能 5

二、货币的作用 8

第三节  货币形态的演变 9

一、实物货币 9

二、金属货币 10

三、代用货币 10

四、信用货币 10

第四节  货币制度 11

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11

二、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 13

三、我国的货币制度 17

第五节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 19

一、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

    意义和依据 19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

    货币层次的划分 19

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20

四、货币的计量 20

本章小结 21

复习思考题 21

案例与分析:中国目前的

       “一国四币”制度 22

第二章  信用与利率 24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4

一、信用的含义与特征 24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5

第二节  信用形式 28

一、商业信用 28

二、银行信用 30

三、国家信用 31

四、消费信用 33

五、国际信用 34

第三节  利息与利息率 35

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35

二、利率的含义、种类 36

三、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39

四、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44

五、利率结构 45

第四节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49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49

二、利率市场化的作用 49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50

四、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

    的制约因素 53

五、当...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