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3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75251
出版日期:2012.04.01
印刷日期:2012.03.21
图书责编:王一玲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及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通过典型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具体介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内部机理、内核裁剪移植、交叉编译、连接调试等技术,以及一些常用设备的驱动程序和一些实用程序的编写技巧等。通过具体实验帮助读者训练软、硬件综合能力,掌握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扩展外围设备以及应用程序设计编写的嵌入式系统创建过程和整体解决方案。 本书可作为自动化专业或信息学科相关专业开设实验研究型课程的参考教材,也适合于对软硬件有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及IT行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我们在开设“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课程和试用《嵌入式系统的构建》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 这些年嵌入式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虽然我们是紧学紧跟,不断更新教学和实验内容,但仍感到跟不上。当初,我们是以拓宽控制学科的应用领域,寻找新的控制手段为目标,尝试开设了这门实验研究型课程,开发了实验平台,编写了讲义和实验指导书,虽然都很粗糙,但学生们还是从中受益不少。如今我们的思路开阔了一些,技术手段多了一些,涉及的领域也宽了一些,但目标始终没变。 我们在总结八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原版做了较大改进。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环境构建、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等方面都从实用角度做了大幅精简,使得初学者更容易上手。第7章的教学实验是在目前流行的ARM9平台上,经过多年的研究生实验证明有助于帮助学生一步步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构建过程。此外,本书还增加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和应用实例,用意是给读者一些借鉴和启发,以提高学习效率。 近年来,在全国自动化学科中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学校很多,内容各有千秋。 自动化专业教指委经常组织相关的交流,从而使嵌入式技术教育得到了迅速普及和推广。我们热切希望能与兄弟院校进一步交流切磋, 把“嵌入式系统”课程建设得越来越有特色。 本书由慕春棣组织编写,邀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汤志忠教授主审。参加编写工作的全部是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其中第1章由慕春棣执笔, 第2章由刘森执笔,第3章由李波睿执笔,第4章由周树桥执笔,第5章由单亚峰、王祺执笔,第6章由宋悦、郭佳执笔,第7章由柳志娟整理,第8章由单亚峰、臧峰、周树桥执笔。 许多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也被吸收到本书中,在此向他们表示诚...
1.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及软、硬件主要特征
1.2嵌入式系统的硬件
1.3嵌入式操作系统
1.4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
1.5设备驱动
1.6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构成
2.1嵌入式处理器
2.1.1嵌入式微处理器
2.1.2嵌入式微控制器
2.1.3嵌入式DSP处理器
2.1.4嵌入式片上系统
2.2嵌入式微处理器架构
2.2.1ARM架构
2.2.2ARM指令系统
2.2.3其他嵌入式微处理器架构
2.3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2.4嵌入式系统的周边硬件
2.4.1存储器
2.4.2输入输出设备
2.4.3电源转换与管理
2.5嵌入式系统的接口与总线
2.5.1接口技术
2.5.2总线
2.6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
2.6.1JTAG调试
2.6.23.3V和5V器件的互联
2.6.3字节顺序问题
2.7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示例
2.7.1基于S3C2410的硬件平台设计
2.7.2设计印刷电路板的注意事项
2.7.3电路板硬件调试
思考题
第3章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3.1Linux和嵌入式Linux简介
3.1.1Linux的起源与发展
3.1.2Linux内核
3.1.3Linux 2.6内核新特性
3.1.4Linux Shell
3.2Linux文件系统
3.2.1传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