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2-1
ISBN:9787302684961
出版日期:2025.03.01
印刷日期:2025.03.07
图书责编:刘星
图书分类:教材
"《运动控制系统(第2版·新形态版)》共8章,系统介绍了运动起源——驱动器,实现基础——机构,分析基础——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的组成——运动感知、控制算法、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有典型的仿生运动机构,坐标系变换、运动学、动力学建模,常用运动测量传感器及定位、避障,常规和智能驱动器,电动机电磁原理、伺服电动机模型及控制策略,运动控制系统建模,常用运动控制算法,运动控制器硬件和软件及操作系统、现场总线技术。 《运动控制系统(第2版·新形态版)》可作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工科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运动控制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读物。"
王斌锐,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浙江省151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优秀教师、国家公派留学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仿生机器人、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感知和人工智能等。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2项国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863子课题,1项科技部公益计划子课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省基金,1项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20余篇、一级期刊论文5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培养研究生70余人,修制订标准2项。担任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全国特种作业机器人标准工作组委员、浙江省机器人产业链指导组成员。浙江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将太空探测器送上了火星和月球,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导引小车和工业机器人组成了智能制造工厂,无人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可自主超车,微纳米机器人可执行转基因操作和辅助外科手术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精确的运动控制,且运动智能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控制是控制学科与工程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和运动控制(motion control)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两大分支。过程控制重点针对离散的过程量。运动控制主要针对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姿态等,动态性和实时性强。已有的与运动控制相关的著作偏重于电动机原理和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不能涵盖完整的运动控制系统知识点。对运动进行建模和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可加深对控制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本书秉承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的理念编著,力求引发读者的独立思考。 一、 本书内容 本书对运动的起源——驱动器,实现的基础——机构,分析的数学基础——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的组成——运动感知、控制算法、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本书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力求使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运动的基础知识和机构,熟悉快速连续变化运动的建模和控制方法,理解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分析和设计方法,巩固和加强控制理论专业课程和应用技术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书共分为8章。 第1章讲解了完整的广义运动概念,运动基础包含的内容以及完整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使读者对...
目录
第1章绪论(视频讲解: 18分钟,2集)
1.1运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2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3运动控制系统的特点
1.4小结
习题
第2章运动机构分析(视频讲解: 43分钟,3集)
2.1运动副
2.2基座固定的运动
2.3无基座的运动
2.3.1轮式移动机构
2.3.2履带式移动机构
2.3.3混合越障式移动机构
2.3.4腿式移动机构
2.3.5地面爬行机构
2.3.6爬壁机构
2.4水下运动
2.5空中运动
2.6随动运动机构
2.7传动机构
2.7.1减速方式
2.7.2滚珠丝杠
2.7.3链条或皮带传动
2.7.4多连杆机构
2.7.5制动器
2.7.6联轴器
2.7.7齿轮传动
2.8运动机构的串并联与开闭链
2.8.1开闭链机构
2.8.2串联机构
2.8.3并联机构
2.9人体的骨骼运动
2.10运动机构的性能
2.11量子运动
2.12小结
习题
第3章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视频讲解: 72分钟,5集)
3.1基本术语
3.1.1完整约束系统和非完整约束系统
3.1.2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3.1.3广义坐标
3.1.4刚体与柔性体
3.1.5直角坐标系
3.1.6圆柱坐标系
3.1.7球坐标系
3.1.8固定坐标系与移动坐标系
3.2运动学...
关注前沿技术,融入思政元素。
紧跟运动控制相关领域科技前沿知识,在介绍技术的同时,启发学生进行正面思考,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意识,培养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使命担当意识。
逻辑关系清晰,知识体系完整。
按照完整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思路展开,注重多种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
针对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机器人、数控机床和交流伺服为典型运动控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
配套资源丰富,便于教学和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