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涉及空气动力学的经典内容和一些非经典内容。经典内容包括升力产生的无粘与粘性机制,低速翼型与机翼空气动力学,一般亚、跨、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和粘性流动的一些内容。非经典内容包括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高超音速流动及相关技术和大气环境与大气飞行器。除飞行器本身的空气动力学外,还较多介绍了一些其他飞行物包括昆虫所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现象。本书兼顾了空气动力学的规范内容和趣味性内容。 本书配套出版教学用电子教案和习题分析与解答。 本书可作为流体力学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空气动力学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各类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1. 空气动力学在航空航天中的重要地位 空气动力学是航空航天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一。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吴镇远教授在他1981年的学术论文中提到,从19世纪末开始,预测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空气作用力和力矩成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主题。正是由于该焦点问题,才使得空气动力学有别于理论流体力学的其他分支。当然,研究流体相对于物体的运动是流体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但在大多数空气动力学应用中,对相对运动的研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揭示这样的机制: 正是流体的运动对物体施加了力和力矩。一般情况下,很难获得描述一般粘性流体运动的方程的解析解。 于是,过去人们尽量绕开粘性流动的细节,寻求一些间接方法获得气动力计算的表达式。例如,在20世纪初,人们把运动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升力与绕物体的环量联系起来,建立了升力理论,从而奠定了低速飞机设计基础,使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为现实。 关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2005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力学处流体力学调研组撰写的“流体力学学科发展调研报告”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报告这样写道: 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可压缩空气动力学理论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跨音速面积律的发现和后掠翼新概念的提出,帮助人们突破音障,实现了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使得20世纪5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了性能优越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航空的需求以及导弹武器的出现和投入使用,促使人们向更高的速度冲击。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了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发展的新时期,发展了第二代性能更为先进的战斗机。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低速运动物体升力产生机制1

1.1引言2

1.1.1力与升力2

1.1.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来源与分类5

1.1.3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9

1.1.4部分杰出空气动力学家介绍13

1.2复势函数与勃拉休斯定理21

1.2.1复势函数21

1.2.2勃拉休斯定理23

1.3保角变换26

1.3.1保角变换及其性质26

1.3.2两平面之间的速度关系与环量关系29

1.3.3几种特殊变换与特殊流动,带攻角的流动,绕角的流动30

1.4儒可夫斯基翼型流动36

1.4.1儒可夫斯基对称翼型36

1.4.2一般儒可夫斯基翼型38

1.5库塔条件与计算升力的数学理论39

1.5.1库塔条件39

1.5.2环量的确定43

1.5.3儒可夫斯基升力定理44

1.5.4绕平板与儒可夫斯基翼型的力47

1.5.5儒可夫斯基翼型的力矩49

1.5.6最大升力系数50

1.6固壁干扰与镜像法, 多点涡圆柱绕流52

1.6.1直壁影响52

1.6.2圆壁的干扰53

1.6.3风洞实验的洞壁修正55

1.6.4多点涡圆柱绕流57

1.7升力产生机制的进一步描述59

1.7.1概述59

1.7.2升力产生机制的常见解释61

1.7.3升力产生机制的总结63

1.8升力产生的粘性机制与球类运动空气动力学64

1.8.1无分离与有分离圆柱或圆球的压力分布65

1.8.2马格努斯效应与球类运动69

1.8.3非旋转效应76

1.9鸟类与昆虫飞行升力机制简介79

1.9.1翱翔(滑翔)79

1.9.2低频简单扑翼80

1.9.3高频复...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