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99元
印次:1-8
ISBN:9787302247333
出版日期:2011.05.01
印刷日期:2019.07.24
图书责编:张瑞庆
图书分类:教材
《信息技术导论》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信息技术方向)》,为“信息技术导论”课程编写的。 本教材力图从该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所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开始,就强调这个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主要特征,着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意识到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的要点。为此,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均有别于常见的计算机导论类教材。 全书共分为10章,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概述、信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体验、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程序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数据库、数据管理体验、相关学科介绍等内容。 本教材还可用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以及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参考书。
前 言 本教材是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方向的“信息技术导论”课程编写的。这门课程通常是这个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所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今天,信息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这一切居然来得这么快、这么令人不可思议。中国正在走向信息社会,但所经历的又是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过程,因为中国是在尚未完全进入工业社会的时候就开始了向信息社会的转型,而且速度惊人。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系统不只是给人们带来便利,更是企事业单位(统称为组织机构)竞争能力的体现,是个人有效生存的需要。面对复杂而多样化的需求,背靠层出不穷、动态变化的软硬件技术和产品,经济有效地构建这样的信息系统并使其能够令人满意地运行,将不是一件随意而行的事情。从事这类工作的人需要有专门的知识结构,不仅能保证他们胜任当前的工作,还应该为他们奠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出现了培养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人才的社会需求。这类人才要能够围绕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的需求,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过程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 本教材力图从学生所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开始,就强调这个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主要特征,帮助学生意识到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的要点。本课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形成正确的认识。为此,本教材在结构设计和内容选择方面采用了不同于常见的计算机导论类教材的思路。 在结构设计方面: (1) 本教材将涉及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放在了计算机系统本...
第1章 绪论1
1.1 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1
1.2 海尔: 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典范8
1.3 信息化战争14
1.4 信息技术人才18
第2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29
2.1 数据29
2.1.1 什么是数据29
2.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储29
2.1.3 数据的传输34
2.1.4 数据存储技术35
2.2 信息37
2.2.1 什么是信息37
2.2.2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39
2.2.3 信息的传输与交互40
2.2.4 信息保障与安全41
2.3 信息系统概述42
2.3.1 系统的概念42
2.3.2 什么是信息系统46
2.4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48
2.4.1 企业计算48
2.4.2 医疗卫生50
2.4.3 制造业54
2.4.4 电子商务55
2.4.5 教育58
2.4.6 娱乐59
2.4.7 军事63
2.4.8 其他应用领域66
第3章 计算机系统70
3.1 计算机发展概述70
3.1.1 计算的发展与计算机的诞生703.1.2 计算机的分类74
3.1.3 计算技术对社会的影响77
3.2 计算机硬件78
3.2.1 处理器78
3.2.2 存储器79
3.2.3 输入与输出设备82
3.3 计算机软件82
3.4 操作系统86
3.4.1 启动计算机系统87
3.4.2 文件与目录88
3.4.3 运行程序90
3.4.4 安装操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