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席有
定价:8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20237
出版日期:2010.05.01
印刷日期:2010.05.06
图书责编:罗健
图书分类:零售
者从神经解剖学、神经元分子生物学、哲学、辩证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面综合研究认为,人类大脑具有基因遗传决定的生理结构和特性,其功能就是在客观事物情境刺激下,大脑功能区、细胞柱,尤其是不分功能区的有关神经元、突触、树突棘等发生微观形态改变,并彼此协同作用、联合互动建构为多种印迹路径图式,即大脑功能性记忆模式。在客观事物情境变化对记忆模式的不断刺激下,大脑会建构巨量的不同层次的模式(型)。模式(型)多种形态的激化就是大脑记忆、思维、意识、主观世界和精神境界等一系列大脑功能秘密的展现,此即为大脑功能模式(型)理论。这一理论对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有关的问题给出了科学的解释。这是一本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世界性前沿的专著,可供神经科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和学者阅读,也可供生命科学研究相关的科研工作人员学习和参考。
人的大脑可以建构大量的记忆模式,且不断积累并储存,使大脑具有了建构主观世界的基础性资源,资源的积累才使大脑真正建构了自己主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性功能。记忆模式即印迹路径图式具有多次多元的选择性和建构性、很强的开放性和发展的生物场域体态能势变化的稳定性。不同单元、级别、式样和种类记忆模式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感觉或知觉的不同深度的认识水平。思维功能是在客观事物变化的情境模式再刺激时,人的大脑本身存在的生理结构和特性,决定已建构的所有记忆模式(感觉或知觉)之间进一步发生局部形态再改变,相互联系、彼此协同作用、联合互动转化为网状重叠的联系,即所有的记忆模式之间重新组合,再建构转化为思维模式。大量的思维模式建构,是记忆模式之间的重新组合再建构的产物,是在记忆模式基础上的再建构模式,所以具有虚拟性; 是其对大量记忆模式广泛的选择和提纯而建构的思维模式,所以又具有概括性。思维模式是通过记忆模式与客观事物情境相联系,所以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具有高度的虚拟性、概括性、间接性和抽象性的思维模式,是高度超越客观事物虚拟实在的模式。虚拟实在的思维模式具有反馈功能,反馈功能促进记忆模式加快建构速度。大脑建构的思维模式通常会转化为虚拟性记忆模式,并加以保存。虚拟记忆模式之间(亦可以和物理实在记忆模式)进一步重新组合再建构思维模式,是更为强烈的虚拟实在的模式,如此多次循环,层级滚动发展,使思维模式更为强劲虚拟,成为自我主观独立自主的根据。思维模式打破了记忆模式与客观事物保持的一致性原则,对客观事物(模式)具有任意的把握和改造的可能性,把握和改造过程及其结果存在着不确定性、创...
“模式”展现232
第一节大脑何以能够建构记忆(1)
一、 大脑建构记忆功能的生理结构(1)
二、 大脑建构记忆功能的生理结构反应过程(2)
三、 基因遗传的婴儿大脑“本我”是向“自我”建构发展转化的起点(6)
四、 大脑生理结构、特性与生理反应的逻辑关系是建构记忆功能的根据(7)
五、 大脑记忆功能原本是建构的一种模式功能展现(9)
六、 记忆模式建构与不同级的生物场势能量支撑有密切关系(12)
七、 记忆模式建构是客观事物情境刺激对大脑把握和改造的结果(12)
八、 大脑内在性建构的记忆模式与外在的刺激性客观事物情境模式保持一致性原则(13)
九、 记忆模式是人建构主观世界的基础性资源(15)
十、 记忆模式功能的生理反应过程在大脑中的“湮灭”和“开启”现象(15)
十一、 同一客观事物同一情境模式刺激在不同的脑功能区建构不同的多元记忆模式(16)
十二、 同一客观事物不同情境模式刺激在大脑不同功能区建构不同式样的记忆模式
(17)
十三、 不同的客观事物不同情境模式刺激在大脑建构不同种类的记忆模式(19)
十四、 运动发展的客观事物或感觉系统运动建构的模式是模态化序列记忆模式(19)
十五、 大脑可以建构数量巨大的记忆模式(20)
十六、 记忆模式整体性重新组合再建构具有质的变化和发展(21)
第二节记忆模式的特性与发展(21)
一、 记忆模式的重建构与再建构(21)
二、 记忆模式生物学意义的级别划分(22)
三、 初级...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