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ematica与数值分析实验

作者:王同科、张东丽

定价:2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259435

出版日期:2011.08.01

印刷日期:2015.01.12

图书责编:刘颖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Mathematica软件为实验平台,以算法的实现、理解和应用为主线,按照李庆扬、王能超和易大义三位教授编写的《数值分析(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章节安排,将数值分析的内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借助于部分例题的计算机求解,安排了各种数值方法基础性编程实验,以提升程序编写能力;通过理解数值分析课程难点的演示性实验,来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利用一些应用性实验,来展现数值分析的巨大应用前景.所有程序在综合考虑算法、可读性和效率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和运行测试,具有非常大的学习价值. 本教材适合作为理工科各专业开设的数值分析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作为国内各院校普遍开设的数学实验教材.对于理工科各专业的研究生和科学工程计算人员,本教材也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也称为计算方法,是一门研究算法的学科. 算法思想最早萌芽于古代东方数学,它是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经验总结,如中国古代《九章算术》中的方程术、刘徽的割圆术、《数书九章》中的大衍求一术等. 在中世纪,中国与印度的数学家创造了大量结构复杂、应用广泛的算法,如方程组求解,方程求根,欧几里得的辗转相除法等,这些算法不再是简单的经验法则,而成为一种归纳思维能力的产物,算法思想有了质的飞跃. 人们逐渐认识到: 算法是一种有限的指令,可以机械地运行,得到确定的答案. 15世纪时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数学发展的主要舞台转移至欧洲,到17世纪以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为标志的近代数学开始形成发展. 各个时期的数学家在发展基础数学的同时由于实际问题计算的需要,也对计算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牛顿、欧拉、拉格朗日发展了一般插值方法与差分方法,高斯和切比雪夫分别对于均方模量和绝对值模量发展了最优逼近的方法与理论等. 但是,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由于社会生产规模的制约,特别是技术手段和计算工具的不足,数值计算的发展比较缓慢,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程序控制电子计算机ENIAC,同年,冯·诺依曼及其同事起草并向美国海军部提交了一份报告--《高阶线性方程组的解》,这标志着数值分析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 随后,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驱动下,与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相呼应,数值分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数值分析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求解各类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理论.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计...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1.1 绪论1

  1.2 Mathematica7.0界面介绍2

1.2.1 Mathematica7.0的启动、运行和退出2

1.2.2 帮助菜单的使用2

  1.3 Mathematica7.0的基本运算3

1.3.1 常量和变量3

1.3.2 算术运算3

1.3.3 Mathematica中的函数5

1.3.4 表与表的生成7

习题1.312

  1.4 Mathematica7.0的符号计算功能13

1.4.1 表达式的表示形式13

1.4.2 求解代数方程和方程组14

1.4.3 数列运算16

1.4.4 函数的极限、极值和幂级数展开运算16

1.4.5 微积分运算17

1.4.6 求解微分方程18

1.4.7 矩阵计算19

习题1.422

  1.5 Mathematica7.0的图形功能24

1.5.1 基本的二维图形24

1.5.2 绘制散点图27

1.5.3 二维参数作图28

1.5.4 二维极坐标作图29     1.5.5 二维等值线图形29

1.5.6 二维图形元素30

1.5.7 三维图形的绘制32

习题1.533

Mathematica与数值分析实验目录  1.6 Mathematica7.0程序设计34

1.6.1 定义函数和变换规则35

1.6.2 条件结构37

1.6.3 循环结构38

1.6.4 流程控制与并行计算40

1.6.5 Mathematica输入输出40

习题1.641

  1.7 应用实例42

习题1.750第2章 多项式插值51

  2.1 多项式插值简...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