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理论及其在图像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马苗、张艳宁、赵健

定价:4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72342

出版日期:2011.11.01

印刷日期:2011.11.08

图书责编:佟丽霞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数字图像为应用背景,详细介绍灰色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主要思路,以灰色关联分析和灰色模型为重点,结合群体智能、多尺度变换等最新技术,介绍灰色理论在图像处理、图像分析与图像理解中若干典型技术的应用。   全书包括五部分,共分18章。第1~3章介绍灰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以灰色关联分析和灰色预测为重点介绍数学模型、适用范围和主要步骤。第4章概述图像中存在的灰色不确定信息,分析灰色理论在图像工程中的可行性,重点论述灰色理论在图像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最新进展。第5~10章介绍灰色理论在图像抑噪、图像增强、图像质量评价、数字水印透明性评价和图像置乱效果评价等图像处理层次的具体应用。第11~14章介绍灰色理论在图像边缘检测、图像分割以及图像分割性能评价等图像分析层次的具体应用。第15~17章介绍灰色理论在图像匹配、图像融合以及图像融合性能评价等图像理解层次的具体应用。最后,第18章做了总结,归纳灰色理论在图像信息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展望灰色理论在整个图像工程领域的发展。   本书不仅适用于图像处理、图像分析、智能计算、噪声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生、科研工作者及生产人员阅读,也可供灰色理论的爱好者与研究人员参考。

马苗,1977年4月生。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信号处理学会理事,中国体视学图像分会理事。2002年6月获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获西北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6月于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到山东大学访学。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信息隐藏和灰色理论的应用研究等。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主要参加人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省自然基金、航空基金等十余项目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2010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荣誉称号。

随着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和现代数学的发展,基于数理统计、傅里叶变换等传统方法的图像信息处理技术日趋成熟。寻求基于新理论和新思想的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拓展图像发展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灰色系统理论,简称灰色理论,是我国学者邓聚龙于1982年创立的。贫信息不确定系统的普遍存在使得灰色理论逐渐成为一个辐射面大、渗透力强的新兴领域。目前,灰色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经济、军事等领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由此带动产生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如灰色水文学、灰色历史学、灰色地质学等。   1993年,Huang等人首次将灰色模型用于图像压缩,把灰色理论引入到图像处理技术中。在以后的近20年里,基于灰色理论的图像增强、图像隐藏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迅速渗透到图像工程中的三个层次,充分体现出灰色理论在图像信息处理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灰色理论在图像工作中的应用还刚刚起步,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主要体现在: ①结合图像特点的理论创新成果不多,关于强噪声干扰图像、含有复杂噪声的SAR图像,以及图像处理算法性能评价技术等更多应用中的研究还非常少; ②现有应用局限在图像压缩、边缘检测等若干点,没有形成公认的模型或方法,持续进展和报道少,至今没有相关著作和图书; ③在理论基础方面,基于灰色模型的应用研究相对成熟,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灰色聚类等其他灰色理论的应用研究较少; ④灰色理论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范式还没有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知和认同,灰色理论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文章不少,但学术影响力较小,引用频次高且...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一部分灰 色 理 论

第1章灰色理论概述

1.1灰色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1.2灰色理论的研究内容及特点

1.3灰色理论的基本原理

1.4代表著作及带动产生的交叉学科

参考文献

第2章灰色预测理论

2.1基本概念

2.2GM(1,1)预测模型

2.2.1GM(1,1)预测模型的建立

2.2.2GM(1,1)预测模型的性质及优点

2.2.3GM(1,1)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

2.3GM(1,1)预测模型的精度检验与提高

2.3.1常用的模型精度检验法

2.3.2提高预测精度的方法

2.4应用GM(1,1)预测模型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第3章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3.1灰色关联分析

3.1.1灰色关联分析的含义

3.1.2灰色关联分析的主要步骤

3.1.3灰色关联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3.2邓氏关联度

3.2.1数学模型

3.2.2性质和特点

3.2.3邓氏关联度与相关系数的区别

3.2.4关于分辨系数的讨论

3.3新型灰色关联度

3.4灰色关联度之间的比较

3.4.1性能分析的内容

3.4.2关联度存在的问题

3.4.3部分关联度比较实例

3.5灰色关联矩阵

参考文献

第4章在图像工程中应用灰色理论的可行性与研究进展

4.1可行性分析

4.1.1数字图像是灰色系统

4.1.2二维图像数据的降维方法

4.2灰色理论在图像工程中的应用

4.2.1图像处理层次 ...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