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炳倩、刘淑娥
定价:26元
印次:2-3
ISBN:9787302313403
出版日期:2013.05.01
印刷日期:2018.12.28
图书责编:张弛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基于《保险基础知识》第1版进行修订。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生动的案例、丰富翔实的数据资料,系统介绍了风险与风险管理、主要保险业务险种、保险的职能、保险合同、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保险经营环节、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代理人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操守等保险基础知识,并通过指导学生实践,强化就业实践应用能力。
徐炳倩: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获得保险经纪人资格证书和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平谷分校讲授《保险法》、《人身保险》、《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合同法》等课程。发表论文《新合同法如何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作为副主编,编写教材《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参编教材《物流保险》、《金融学》、《商业银行业务模拟》、《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清华出版社)、《老年人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法律系列 (科普出版社) 刘淑娥:经济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金融系讲师,主要承担金融学概论、保险学、国际金融、金融英语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发表论文:《中国:积极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等;参编《保险学概论》、《人身保险理论与实务》、《保险精算》、《管理经济学》等教材(清华出版社)。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险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损失等方面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等职能,并在国家经济建设、抗灾赈灾、市场发展、促进就业、人民生活、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等各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保险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国际化保险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保险业发展的第一重要资源,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能否拥有优秀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将决定着保险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兴衰。 随着我国保险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保险业正以高速发展的态势做大做强,为此急需大批具有保险业务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现有保险营销与管理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驱动市场,保险行业呼唤新教材的出版。 为了加强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再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进行了修订和颁布,并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本书自出版以来,因为写作质量高、突出实操应用,深受全国各类职业院校师生的欢迎,已经4次重印。此次再版,笔者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与国际保险业务接轨的实际需要,依据国家新颁布实施的《保险法》,审慎地对原教材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修订改写,以使其更贴近现代经济发展实际,更符合社会用人需要,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保险业服务,这也是本书出版的目...
第一节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分类2
一、 风险的概念2
二、 风险的特征3
三、 风险的分类5
第二节风险管理9
一、 风险管理的概念10
二、 风险管理的目标11
三、 风险管理的方法12
第三节可保风险的选择15
一、 可保风险的概念15
二、 可保风险必须具备的条件16
第二章保险概述20
第一节保险的要素与特征21
一、 保险的概念21
二、 保险的要素22
三、 保险的特征23
第二节保险的分类26
一、 按照保险实施的方式分类26
二、 按照保障范围分类27
三、 按照保险的性质分类28
四、 按业务承保方式分类29
第三节保险的职能30
一、 保险保障功能31
二、 资金融通功能31
三、 社会管理功能31
第四节保险的产生与发展33
一、 世界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历史34[1]保险基础知识(第2版)[1]目录[2][2]二、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与现状35
第三章保险合同42
第一节保险合同的概念、特征与种类42
一、 保险合同的概念42
二、 保险合同的特征43
三、 保险合同的种类44
第二节保险合同的构成要素46
一、 保险合同的主体46
二、 保险合同的客体49
三、 保险合同的内容49
四、 保险合同的常见形式50
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效力与履行53
一、 保险合同的订立53
二、 保险合同的效力54
三、 保险合同的履行58
第四节保险合同的变更、转让与终止60
一、 保险合同的变更61
二、 保险合同的转让62
三、 保险合同的终止63
第五节保险合...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