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337805
出版日期:2013.10.01
印刷日期:2014.07.17
图书责编:盛东亮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系统阐述了可见光通信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架、上层协议、发展趋势等。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给出了可见光通信的基本概念,并对其发展历史进行了追溯,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第2章~第6章详细介绍了实现可见光通信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包括可见光发射技术、信道建模、接收技术、调制技术和均衡技术; 第7章为高速VLC通信系统实验,给出了本研究团队基于第2章~第6章介绍的技术理论基础之上的实验成果; 第8章主要介绍了可见光通信实现的上层协议; 第9章对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结构体系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吸纳最新成果(包括作者本人及合作者的科研成果),各章附小结; 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光学、光学工程、激光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迟楠,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通信系主任。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 上海市十大IT新锐。美国光学学会战略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集成光电子专委委员。在欧洲和美国的国际光通信会议共做报告20余次,特邀报告9次。已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检索70余篇,他人引用230余次。
随着计算机、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移动数字终端的范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给传统接入网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光纤到户“最后一公里路”的困境,无线接入网频谱资源的紧张,RoF技术的不成熟和电磁辐射都制约着这个瓶颈的突破。当今世界正在演绎一场接入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也在呼唤一种拓宽频谱资源、绿色节能、可移动的接入方式,可见光通信(VLC)应运而生。 可见光通信采用白光LED作为光源,利用LED灯光承载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可见光通信是照明与通信的深度耦合。由于白光LED具有效率高、价格低及寿命长等优点,逐渐取代白炽灯、日光灯成为主要照明光源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2011年,我国已经公布了逐渐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计划在2016年全面禁止普通照明用白炽灯的销售。LED成为下一代照明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固态照明的普及将使可见光通信的光源无处不在。利用LED作为光源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随着LED的发展而高速发展。由于LED的节能和低成本特性,可见光通信将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通信方式为国家的节能减排规划做出巨大的贡献。 可见光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1) 白光对人眼安全,室内白光LED灯的功率可以高达10W以上,这就使可见光通信具备了非常高的信噪比,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 (2) 可见光通信无电磁污染,白光和射频信号不相互干扰,所以它可以应用在电磁敏感环境中,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 (3) 可见光通信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定位等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 (4) 由于频谱无需授权即可使用,所以可见光通信应用灵活,可以单独使...
1.1LED市场趋势
1.2可见光通信发展历史
1.3可见光通信系统组成
1.4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优势
1.5研究趋势
1.6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可见光发射部分
2.1LED概述
2.1.1LED光源的发展概况
2.1.2LED的发光机理
2.1.3LED的特性
2.1.4白光LED的种类
2.2PCLED
2.2.1PCLED的材料及光谱特性
2.2.2PCLED的结构
2.2.3PCLED的显色效应
2.3RGB LED
2.4RGB加UV LED
2.5LED驱动
2.5.1LED驱动的物理设备
2.5.2LED驱动方式
2.5.3LED的驱动电路设计
2.6LED照明光场及视觉设计
2.6.1LED照明光场的特点
2.6.2主要的LED的光学设计形式
2.7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可见光信道建模
3.1LED频率响应模型
3.1.1白光LED频率响应模型
3.1.2蓝光滤波后LED频率响应模型
3.2各种LED的调制带宽
3.2.1LED的调制带宽
3.2.2各种LED的调制带宽
3.3多径反射建模
3.3.1室内光通信的链接方式
3.3.2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
3.3.3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基本分析
3.4光子模型
3.4.1模型设计
3.4.2仿真过程及数据分析
3.5小结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