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着重于研究方岩的乡土建筑环境和文化遗产,以及方岩的一条街、一座庙和一个书院在这近千年内相互依赖、促进并制约的发展过程。

出生于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本科,美国锡拉丘斯大学建筑学硕士(Syracuse University)。美国注册建筑师。曾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任教(Iowa State University)。目前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攻读建筑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辅修文化遗产管理。有多年参与乡土建筑研究的经验,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

前言 我们无力回天,但我们决心用全部的经历立即抢救性地做些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陈志华 陈老师的这句话,说得很是伤感。我似乎听到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万般无奈和苦衷。但同时,他也坚定并且气宇轩昂地宣布了“我们”的决心! 我有幸在将要走出大学校门的最后一个学期,成为“我们”中的一员,跟着陈老师、楼老师和李老师参与了两个村落的研究工作。那时乡土组的条件很艰苦,但是我和我的七个同学都觉得自己很幸运,工作也自然也很认真。在美国游荡了七年之后,我再次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当我再次走进那间门上贴着狰狞门神的小屋时,我被告知过两天要“上方岩……”。 去方岩前,陈志华老师讲,“方岩有一条街、一座庙和一个书院”。 这条“街”指的就是位于方岩山脚下的岩下老街。② 老街形成于十九世纪 ① 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 诸葛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② 岩下老街原本只是一条位于方岩山下的小路,沿路有橙麓和岩下两个自然村落。因特殊原因,岩下村在1961 年被分成岩上大队和岩下大队,后改为岩上村和岩下村两个行政村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书沿袭传统,把岩下村和岩上村统称为岩下村。 拔地而起的方岩山岩下老街 胡公祠五峰书院 组成,四壁峭立并且通常有水平方向的凹槽和洞穴,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借此引用郁达夫先生的妙笔来欣赏这片丹岩丘陵的壮美: 方岩附近的山,都是绝壁陡起,高二三百丈,面积周围三五里至六七里不等。而峰顶与峰脚,面积无大差异,形状或方或圆,绝似硕大的撑天圆柱。峰岩顶上,又都是平地,林木丛丛,蔟生如发。峰的腰际,只是一层一层的沙石岩壁,可...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章.永康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环境/1

一、地理位置/1

二、历史变迁/4

三、文化特点/6

第二章.岩下老街的发展/7

一、影响岩下老街历史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7

二、老街的地理环境位置与自然环境/10

三、槐塘程氏的迁入和村落的早期状况(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五世纪中叶)/13

四、程氏的壮大和村落的初步发展(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16

五、程氏的鼎盛和村落的线性发展(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19

六、“文革”后,新的道路和交通工具导致老街走向衰败/25

第三章.方岩独特的经济文化/26

一、种田、砍柴的日子/26

二、背井离乡的手艺人/29

三、“吃胡公”的行业/33

四、方岩百货/52

第四章.岩下老街的建筑和空间/57

一、老街/57

二、住宅/61

三、宗祠/94

四、宗教建筑?/ 118

五、塘堰与井泉 / 121

第五章  方岩山与广慈寺 / 124

一、方岩山 / 125

二、广慈寺历史 / 134

三、广慈寺和胡公庙现状 / 144

第六章  五峰坳里的书院 / 157

一、寿山往事 / 158

二、五峰书院 / 160

三、胡公家庙 / 166

四、没有了进士的五峰书院 / 170

第七章  建筑的雕饰与装修 / 171

一、大木作雕饰 / 171

二、小木作装修 / 188

三、砖石雕 / 199

四、彩画 / 201

第八章  文化和传统 / 203

一、胡公庙会 / 203

二、正月 / 210

三、祭祖 / 214

四、分家 ...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