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
提供PPT教案,咨询QQ:2301891038(仅限教师)。

作者:常晋义、高燕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类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34.5元

印次:2-4

ISBN:9787302355694

出版日期:2014.06.01

印刷日期:2018.01.30

图书责编:杨帆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是计算机科学入门教材,在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讲授“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实践编写而成。本书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主要方面,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运算基础,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算法基础,程序设计,人机交互,数据组织与管理,软件与软件工程,信息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学科体系,计算机伦理、道德与法规,产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等。内容编排为每一章一个主题,便于教学时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取舍。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IT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从事计算机教学三十余年,主要讲授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先后讲授课程有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主编出版教材十余部,有三部评为省级精品教材,建设省级精品课程一项。主编出版教材:《管理信息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已出四版;《管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已出二版;《现代网络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VC++简明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计算机系统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揭示计算机学科领域的特色及概述性介绍该学科各分支的专业知识,展示在该领域能够做什么,让学生对计算机学科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 本书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特点、基本问题、学科方法论、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与分类体系、发展潮流与未来发展方向、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素养等内容进行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论述,全面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需要了解、认识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 本书编写体系安排为每一章一个主题,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运算基础,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算法基础,程序设计,人机交互,数据组织与管理,软件与软件工程,信息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学科体系,计算机伦理、道德与法规,产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等。本课程只是起到入门和课程整合的作用,深入学习,有待于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开设。 为了便于教师使用和学生学习,教材配有教学课件和学习辅导资料,配套出版《计算机科学导论——习题、实验与课程设计》一书,供读者参考。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入门性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师生、IT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由常晋义、高燕主编。参加编写工作的有常晋义、高燕、周蓓、王小英、蔺世杰、徐文彬、赵彩云、刘永俊、应文豪、姚宇峰等。江苏省高等院校的相关教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并提供了相关资料,在编写过程中,也参考了众多相关教材、资料,在此表...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计算机概述/1

1.1计算机的概念/1

1.1.1认识计算机/1

1.1.2计算机的类型/4

1.1.3计算机的用途/6

1.2计算机系统/8

1.2.1计算机硬件系统/8

1.2.2计算机软件系统/10

1.2.3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11

1.3计算机的发展/12

1.3.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2

1.3.2我国计算机的发展/13

1.3.3影响计算机发展的人物与思想/15

1.3.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6

1.4思考与讨论/18

1.4.1思考题/18

1.4.2课外讨论/18

第2章计算机运算基础/19

2.1数制与运算/19

2.1.1进位记数制/19

2.1.2不同数制间的转换/21

2.1.3二进制运算/24

2.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27

2.2.1二进制数据单位与存储/27

2.2.2数值数据的表示/28

2.2.3字符数据的表示/31

2.3思考与讨论/34

2.3.1思考题/34

2.3.2课外讨论/35

第3章计算机组成/36

3.1计算机系统结构/36

3.1.1冯·诺依曼体系结构/36

3.1.2计算机的总线结构/37

3.2计算机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38

3.2.1计算机工作原理/38

3.2.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39

3.3计算机主机/40

3.3.1存储系统/40

3.3.2中央处理器/43

3.4计算机外部设备/45

3.4.1外部设备的地位与作用/45

3.4.2外部设备的种类/46

3.4.3主机与外设的连接/48

3.5思考与讨论/51 ...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