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元
印次:2-7
ISBN:9787302400776
出版日期:2015.06.01
印刷日期:2019.01.16
图书责编:龙启铭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全面而又系统地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典型的技术方法,在注重软件工程学科的系统性、原理性的同时,通过实际项目的介绍来提高读者对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本书共分为11章,第1章是对软件工程的概括,第2章至第5章按照软件生命周期的开发顺序,以结构化方法为主线,介绍软件工程各阶段的任务、过程、方法和工具,第6章介绍软件测试,第7章至第9章结合软件生命周期过程,以面向对象方法为主线,介绍UML统一建模语言、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等内容,第10章介绍软件维护,第11章介绍软件项目管理。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每章后的习题中都有一定的实际分析、设计习题,让读者更好地在实践中掌握基础理论。 本书对软件工程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或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软件工程人员和需要开发应用软件的广大计算机用户的参考资料。
胡思康,博士,研究方向是软件的需求获取、自然语言理解、搜索引擎,发表文章十几篇,其中EI5篇。合编教材一本《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作者),教辅书《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题解》(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作者),教辅书《C++程序设计习题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一作者)。2002年在Motolora兼职工程师,2008年~2009年在中科院计算所项目合作,2010年~2011年主持专利文献检索项目,2012年~2013年主持核高基Android体系架构分析子课题,2014年主持国家知识产权局移动位置服务课题。
本书第1版自2012年7月出版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编者对原书内容做了认真修改后,编写出第2版。 本书根据作者近年来从事“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和软件开发的实践经验,在保持原书结构和篇幅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第2版主要对原书内容做了以下修正和补充: (1) 修改了第1版中出现的错误,更加规范和完善相关的图、表,对文字叙述做了进一步的加工和润色。 (2) 增加软件工程中较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Rational统一建模过程、可行性研究及系统流程图、需求验证、管道与过滤器模型、软件设计验证、集成测试案例、确认测试案例。 (3) 作者认为软件工程基础应该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因而大幅增加每章后的习题,特别是增加了实际分析、设计习题,让读者更好地在实践中掌握基础理论。 鉴于技术人员专注技术而轻文档编写的实际情况,本书第2版仍希望通过介绍软件工程各阶段的编写文档框架,来强化文档对软件工程实施的重要性。本书各章节的安排是按照以结构化设计思想为基础,全面介绍软件工程过程各阶段的过程、方法和工具,务求让读者对软件工程的实施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之后,再以面向对象设计思想为指导,详细介绍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开发过程。 下面给出本书的结构图,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建议学习过程如下: (1) 第1章,通过对软件、软件生命周期和软件过程模型的介绍,让读者对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过程有一个基本认识。本章是全书的导论。 (2) 第2章~第6章,以结构化方法为依托,按照软件工程生命周期过程模型的需求...
1.1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1
1.1.1软件危机1
1.1.2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3
1.1.3软件工程的发展4
1.2软件工程的概念5
1.2.1软件工程的定义5
1.2.2软件工程的目标6
1.2.3软件工程的实施原则8
1.2.4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9
1.3软件与软件过程10
1.3.1软件的概念11
1.3.2软件的分类12
1.3.3软件生命周期13
1.3.4软件过程15
1.4软件过程模型16
1.4.1瀑布模型16
1.4.2原型模型17
1.4.3增量模型18
1.4.4螺旋模型19
1.4.5喷泉模型20
1.4.6敏捷过程模型20
1.4.74GT过程模型22
1.4.8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23
1.4.9Rational统一建模过程24
1.4.10微软解决框架过程模型25
1.5软件开发方法26
1.5.1结构化开发方法27
1.5.2面向对象开发方法27〖1〗软件工程基础(第2版)目录[3]〖3〗1.6案例描述28
1.6.1简历信息自动获取和查询系统28
1.6.2试卷自动生成系统29
1.7本章小结30
习题31
第2章软件需求工程/33
2.1软件需求的基本概念33
2.1.1需求分析的任务33
2.1.2需求分析的原则34
2.1.3需求分析的内容35
2.2需求工程的过程36
2.2.1需求工程中的参与人员36
2.2.2可行性研究37
2.2.3需求工程过程中的活动39
2.2.4需求工程的管理40
2.3需求获取技术41
2.4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