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实践教程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作者:吴薇、范莉莉、陶珺

丛书名: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定价:3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21467

出版日期:2016.04.01

印刷日期:2016.03.02

图书责编:盛东亮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实验教材包括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现代通信原理实验、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实验三篇,分别论述了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 一是基础实验,主要掌握信号、通信的基本原理,单片机的基本指令和基本应用; 二是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掌握系统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是综合实训,加强学生系统设计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科技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微电子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实验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吴薇,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讲授《通信原理》,《可编程逻辑器件》,《无线通信》,《FPGA及数字系统设计》等课程。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武汉理工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武汉理工大学2009-2010年度教学优秀奖,武汉理工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指导本科生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7人次。近年来,积极参与实施了多种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先后主持或参与5项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发表学术及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电子信息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中的主要内容,它代表了当代社会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电子信息产业包括电子产品、光电产品、通信设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等,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日趋融合,因此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内容对于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是非常必要的。 “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和“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国内外几乎所有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校,都将这三门课程列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三门课程是相关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些交叉学科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强此三门理论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其中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三门课程的实验课。各门课程的课内实验、开放实验及课程设计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与延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实验教材共分为三篇,分别为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现代通信原理实验和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实验,每篇分别论述了相应课程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 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及综合实训。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包括多种信号的观测、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发生的变化、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对信号与线性系统中典型的分析、系统设计方法以及综合系统实现进行了说明; 侧重信号系统的硬件实验部分,注重实用性,每项实验内容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现代通信原理实验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通信中信号的产生,码型变换,常用调制解调方法等通信基本原...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篇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

第1章基础实验

1.1常用信号分类与观察实验

1.2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1.3一阶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1.4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

1.5二阶电路的暂态响应

1.6信号卷积实验

1.7无源滤波器

1.8有源滤波器

1.9信号抽样与恢复

1.10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显示

1.11无失真传输系统

第2章综合设计性实验

2.1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2.2二阶电路传输特性测试

2.3系统频率响应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3章综合实训

3.1二阶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

3.2系统时域响应的求解

3.3四阶巴特沃斯有源滤波器幅频特性的分析

第二篇现代通信原理实验

第4章基础实验

4.1信号源实验

4.2信道与眼图实验

4.3基带码型变换实验

4.4模拟幅度调制与解调实验

4.5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

4.6频分复用与时分复用实验

4.7现代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

4.8伪随机序列与扩频通信实验

第5章综合设计性实验

5.1模拟调制系统实验

5.2基带传输系统实验

5.3数字频带传输系统实验

5.4CDMA移动通信系统实验

第6章综合实训

6.1模拟通信系统的设计

6.2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设计

6.32ASK通信系统设计

6.42FSK通信系统设计

6.52PSK通信系统的设计

6.62DPSK通信系统的设计

第三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