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
感谢您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材!我们为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老师提供教学辅助资源。请点击 资源下载—课件下载 微信扫描二维码 下载教学资源。如有疑问请致电010-8347(0332)/(0142)

作者:吴迪

丛书名:21世纪经济管理精品教材·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列

定价:49元

印次:1-6

ISBN:9787302436157

出版日期:2016.05.01

印刷日期:2025.07.07

图书责编:高晓蔚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从生产方式的演进与精益思想的形成,通过对大量生产与精益生产体系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精益生产的实质是一种新型先进的生产方式,并讨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八章,主要从精益生产体系的三个主要子系统,即准时化、自働化和少人化,分别讨论了精益生产体系的具体实现技术与方法。其中包括看板系统、计划技术、准时供货的组织,以及一个流生产、流程改善、单元生产线的组织、标准化作业、多能工的培养、5S管理、可视化管理与防错技术等内容。第三部分包括第九章与第十章,主要讨论了员工与供应商的培养,包括全员参与的改善小组、人性化管理、员工培养与激励制度、供应商的选择及合作关系等内容。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又是一个实际运行的生产系统,有许多独特的技术与方法。但本书并不是孤立地讲解各种技术与方法,而是从系统整体,以及思想与方法结合的角度,分析说明各种方法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同时,通过技术与方法的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精益思想,力求帮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精益生产的思想、体系与方法。

吴迪,1954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博士、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教育背景: 1982年7月,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7年6月,毕业于读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或硕士学位; 2000年1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海外学习经历: 1991~1993年: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生产系统工学科访问学者,从事准时生产体系与精益生产方式研究; 1998~1999年:日本千叶工业大学项目管理学科访问学者,从事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研究;主要工作经历: 1987~1994年:任职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先后参与生产管理、财务分析等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工作,并从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1994~2002年:任教于吉林大学商学院,从事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3年起:任教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丰田特别强调持续改善,强调尊重员工,对员工培养长期地投入,强调人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例如5S管理、改善小组、合理化建议等。而这些恰恰是自己以往一直没有重视的问题。其实当时在日本学习期间,无论是合作研究的教授,还是丰田的人,都一再和我强调过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只是没有引起自己的关注,一心想弄清楚丰田的一些独特的方法与技术,如看板、快速换模、均衡生产、流程改善等。所以总结这些体会,说明转变观念的重要,以及精益体系中人的因素,从理念、体系及方法全面地把握精益生产,或许就是写作本书的一个动力,也是目的之一。 因此,本书的写作并不是孤立地去介绍具体的方法与工具,而是从精益的思想与体系的逻辑性,来分析这些具体方法与工具的道理,将它们用思想和体系串联起来,重要的是说明这些方法与工具针对精益生产体系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应用背景,从而避免简单地、程序性地使用它们,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错误。这是本书的一个特点。 当然,无论是丰田体系,还是后来的精益生产,都是一种生产方式,搞清楚它蕴含的管理理念,以及体系的运行特征最为重要。但完全脱离具体的方法去论述思想与体系,也很难说明其中的道理,而且也会变得空洞无物。所以,本书将各种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归纳,通过其在系统中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分析,以及实际案例的讨论,来说明精益的思想与体系。并且,力争运用生产运营管理的基本原理,来总结、归纳各种技术与方法,其目的是想将这种生产体系的理念与技术,从系统性与知识性的角度加以整合,这样可以给读者一个完整全面的知识,更好地理解精益的思想与体系,而且可以避免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在接触和学习丰田体...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二、 看板的运行规则

三、 看板的功能

四、 看板的使用条件

第二节看板发行张数的确定

一、 取货看板发行张数的确定

二、 生产看板发行张数的确定

第三节看板及拉动式生产的相关问题

一、 看板与计划间的协调及看板发行张数的变更

二、 均衡生产: 拉动式生产的基本前提

三、 信息技术及电子看板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第四章计划与均衡生产

第一节计划体系及信息流程

一、 生产计划体系

二、 生产计划的形式与信息流程

第二节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一、 基本生产计划制订方法

二、  生产日程计划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信息传递与需求管理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2

第五章物流与准时供货

第一节后补充供货方式

一、 看板取货过程及物流组织

二、 信息技术的运用及看板的新发展

第二节前补充供货方式

第三节生产线供货形式

第四节物流运输过程的组织

一、 直接供货物流组织方式

二、 间接供货物流组织方式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2

第六章改善与一个流生产

第一节生产周期的构成

第二节一个流生产的意义与前提

第三节流程设施布局的改善

第四节流程的时间平衡

第五节快速换装技术

第六节价值流分析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2

案例分析3

第七章少人化与单元线生产

第一节弹性用工体系的原理

第二节单... 查看详情

本书的内容是基于上述思路安排的,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关于精益生产的理论知识,此外,还使用了许多企业开展精益活动的实际素材,是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积累与教学经验,以及企业实际调研完成的。但终因个人的研究领域及水平所限,本书涉及的内容又非常广泛,不仅涉及生产运营,还涉及人力资源、组织理论、企业文化等内容,新的理论与方法也较多,难免会有一些不当与错误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及使用本书的读者批评指正。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