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俄] 屠格涅夫 著 纪飞 编译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18122
出版日期:2017.05.01
印刷日期:2017.03.14
图书责编:薛阳
图书分类:零售
《前夜》是屠格涅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高度简洁的语言,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小说塑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夜”平民知识分子的“新人”形象。主人公叶琳娜是一位热情、美丽,且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俄国贵族小姐,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抛弃了贵族生活,嫁给了保加利亚青年英沙罗夫——一个以解放自己祖国为己任的平民知识分子,并决心为解放保加利亚而献身。叶琳娜与丈夫同赴保加利亚参加反对土耳其压迫的起义,途中英沙罗夫不幸病故,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独自来到保加利亚并在起义军中作一名志愿护士,继续丈夫未竟的事业。故事曲折动人,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该书自出版以来,已被译成世界上几十种文字。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读本,本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英文故事概况,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增加了中文导读。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Ivan Sergeevich Turgenev,1818—1883),俄国著名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前言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Ivan Sergeevich Turgenev,1818—1883),俄国著名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1818年11月9日,屠格涅夫出生在俄国奥廖尔省一个世袭的贵族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个骑兵团团长,母亲是农场主,屠格涅夫16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833年,15岁的屠格涅夫进入莫斯科大学文学系学习,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学习文学与哲学。大学毕业后,他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在德国学习期间,屠格涅夫见到了更加现代化的社会制度,他主张俄国学习西方,废除包括农奴制在内的封建制度,因此被视为“欧化”的知识分子。 屠格涅夫的创作生涯始于大学求学期间。1834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诗剧《斯杰诺》,该作品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1843年,他与导师合作出版了叙事诗《巴拉莎》,该作品受到俄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好评,同时也标志着他的文学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1847—1851年,他在俄国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猎人笔记》是一部故事集,包括25个短篇故事,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呈现。《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描写了农奴的悲惨生活,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借故把他拘留,后被流放近两年,流放期间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短篇小说《木木》。19世纪50—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
第一章/
Chapter 1 1
第二章/
Chapter 2 11
第三章/
Chapter 3 14
第四章/
Chapter 4 18
第五章/
Chapter 5 24
第六章/
Chapter 6 31
第七章/
Chapter 7 36
第八章/
Chapter 8 42
第九章/
Chapter 9 50
第十章/
Chapter 10 56
第十一章/
Chapter 11 62
第十二章/
Chapter 12 68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73
第十四章/
Chapter 14 77
第十五章/
Chapter 15 83
第十六章/
Chapter 16 95
第十七章/
Chapter 17 102
第十八章/
Chapter 18 109
第十九章/
Chapter 19 116
第二十章/
Chapter 20 120
第二十一章/
Chapter 21 125
第二十二章/
Chapter 22 128
第二十三章/
Chapter 23 135
第二十四章/
Chapter 24 142
第二十五章/
Chapter 25 146
第二十六章/
Chapter 26 153
第二十七章/
Chapter 27 156
第二十八章/
Chapter 28 159
第二十九章/
Chapter 29 165
第三十章/
Chapter 30 171
第三十一章/
Chapter 31 179
第三十二章/
C...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