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IT售前工程师修炼之道
作者:萝卜、冰雕
定价:49.80元
印次:1-11
ISBN:9787302420583
出版日期:2016.02.01
印刷日期:2023.02.10
本书主要是为了帮助初级IT售前迅速成长为中高级IT售前的一本书。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让初级IT售前学会“想”、学会“写”、学会“说”,为初级IT售前的继续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共11章,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IT售前技术,也是本书的理论部分,主要从IT售前必备的思维、能力和知识三个维度来介绍。第2部分为IT售前实战,主要让读者通过产品型售前案例、方案型售前案例和咨询型售前案例三大案例来体会实际的IT售前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本书是一本理论和实战融为一体的售前图书,对于立志提高IT售前技术的初级售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IT高级售前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more >前 言 21世纪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结合愈加紧密,而IT售前这个岗位则是信息化与各个行业结合的桥梁,他一头连着客户,另一头连着公司的开发团队。 在客户眼中,IT售前是软件公司的技术代表; 在公司开发团队眼中,IT售前了解客户业务,是业务代表,是需求分析的先行者; 在搭档的销售人员眼中,IT售前人员从技术角度支持着销售业务的展开。 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IT售前,注定IT售前是一个复合型的角色。笔者也是从初级IT售前做起,深知其中甘苦。对于一个初级IT售前而言,如果有一本入门书籍帮助提高,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市面上类似书籍又十分缺乏,所以萌发了写一本IT售前书籍,帮助初级IT售前尽快提高的想法。 1.一眼看懂本书的架构 本书整体上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从思维、能力和知识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实践部分则从产品型、方案型和咨询型售前三个角度进行实战分析。总体的想法是帮助初级IT售前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辅之以实战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初级IT售前明确自己的短板之所在,并明确自己以后的发展目标。本书知识体系图如图1所示。 2.IT售前的漫漫成长之路 售前五年成长历程如图2所示。 图1 本书知识体系 图2 IT售前成长之路 * 售前第一年:刚接触到这个职位,你的心情兴奋又期待,但是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些失望,因为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整理文档,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客户。在这个时候,你应该从写方案入手,逐步变得擅长写方案,并了解公司的各项业务。这个阶段,可以看看本书的第2章“逻辑能力”、第7章“软件开发”和第8章的新技术领域。 * 售前第二年:已经工作一年了,你对于公司里的人和事都逐渐熟悉起来了,写方案的水平也逐步提高了。公司可能会安排你和销售一起去见见客户,你作为售前负责技术问题的解答,有时候客户问的问题没有回答好,心里十分懊恼。这个阶段,可以看看本书的第4章“沟通”、第9章的产品型售前案例和第10章的方案型售前案例。 * 售前第三年:经过了两年的时间,你的方案水平和与客户沟通能力已经得到了提高,公司也许不仅仅满足于只是让你做招投标的事务了,也许想让你更加深入的接触和分析客户的业务,有时候你也会做做需求分析的工作。这个阶段,可以看看本书第3章的需求分析八步走。 * 售前第四年: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售前了,不仅对客户业务清楚,而且还经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已经具备了一个咨询顾问的素质了。有时候,你也会帮助客户做信息化规划,有点像客户的“军师”的角色。这个阶段,可以看看本书第6章的企业战略管理和第11章的咨询型售前案例。 * 售前第五年:在这一年,公司可能又招聘了几个应届硕士生来做售前,让你来带一带,你有了自己的售前团队。自己做得好不等于能带团队带得好,所以你花了很多心思来琢磨如何带团队,如何保持一个团队的士气和前进的方向,可能会碰到一些挫折,但这些都只是成长的烦恼。这个阶段,可以看看本书第5章的项目管理。 3.本书是否适合你 IT售前是一个需要框架体系和技术储备的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很多人学习时无从下手,本书是市场上唯一一本完整的IT售前指导书,尤其适合以下读者: * 初级IT售前顾问; * IT售前工程师; * IT实施人员; * IT销售人员; * IT项目经理; * 开发人员转售前; * 文档工程师; * 软件测试工程师; * 了解业务的网管; * 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 * 售前技术顾问; * 即将毕业的软件学院学生。 4.本书作者 本书由萝卜和冰雕主笔写作。其他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李小妹、周晨、桂凤林、李然、李莹、李玉青、倪欣欣、魏健蓝、夏雨晴、萧万安、余慧利、袁欢、占俊、周艳梅、杨松梅、余月、张广龙。 本书写作历时半年,也是笔者的第一本拙作。虽然努力想将本书写得尽善尽美,但是限于时间和水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如蒙读者指教,将不胜感激! 萝卜 2015年8月 ?? ?? ?? ?? IT售前工程师修炼之道 前言 ·IV· ·III·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