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21849
出版日期:2016.01.01
印刷日期:2015.12.24
图书责编:王一玲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全书共分12章,即绪论、实验基础、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虚拟仪器及设计、传感器原理实验、传感器特性测试实验、机械量检测实验、压力检测实验、温度检测实验、物位检测实验、流量检测实验、综合与设计型实验。本书着重介绍了各种常见机械、热工等工程量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每个实验都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与要求、实验基本原理、实验系统组建与设备连接、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报告要求、思考题、实验改进与讨论等进行编排。 除几个演示型实验外,本书中大多实验均提供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实验系统方案、信号调理电路、实验步骤和调试要点,适用于高等院校检测技术实验课程开展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实验指导。 本书包含的传感器种类多、检测参量广。教材注重知识纵向联系与横向比较,能较好地满足高等院校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专业本、专科的设计型实验课教材需要,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王晓俊,男,1975生,工学博士,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讲师,参与编著国家级精品教材《现代检测技术》(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主讲的课程“检测技术”在2010年、2012年分别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现主持在研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企业委托产学研课题5项,主持或参与完成部省级及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检测技术、微弱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数据融合、物联网等。
《检测技术实验教程》是我国普通高校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国家精品教材《现代检测技术》(第二版)等理论教材相配套的实验与实践教材。本教材是以初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目标,使学生通过本实验教程的实验和实践训练,进一步巩固和扩充理论知识,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常见机械、热工等工程量的检测方法,学习和理解目前国内外常用及先进的各类自动检测仪表及系统,并逐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检测需求,综合运用先修课程及本课程的知识,逐步掌握设计高性能价格比及先进实用的自动测控仪表及提高系统的工程设计能力。 国内现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平台均高度模块化,学生在此平台上只需连线即可完成相关实验,无法得到充分的动手能力训练,国内目前还缺乏开展设计型实验的平台与实验指导书。针对这一现状,本实验教程对大多数实验选题从开展设计性实验的需求出发,在详细介绍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提供了详细的实验系统设备选型、实验系统组成、信号调理电路、实验步骤和调试方法,并通过数据分析、思考题和实验讨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以致用。 本实验教程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包括绪论、实验基础、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虚拟仪器及设计; 第二部分: 传感器实验,安排了17项传感器原理、8项传感器性能实验,涉及本实验教程用到的大多数传感器,可根据不同理论课程需要进行选做; 第三部分: 物理参量检测实验,分别针对机械、压力、温度、物位、流量等参量共安排了56个实验选题,每个选题与理论课程紧密配合,每个实验都详细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实验平台、实验系统构建方...
1.1检测技术及其发展
1.2检测系统的一般构成
1.3检测技术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第2章实验基础
2.1实验与实验基本方法
2.2检测技术实验基本步骤
2.3检测技术实验操作规则与安全
2.4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
第3章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1测量误差
3.2测量有效数字
3.3实验数据的记录
3.4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3.5检测系统主要特性测定与性能指标计算
第4章虚拟仪器及设计
4.1虚拟仪器介绍
4.2myDAQ虚拟仪器硬件
4.3NI myDAQ虚拟仪器应用
4.4虚拟仪器软件设计
第5章传感器原理实验
5.1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
5.2箔式电阻应变片各种桥路性能比较实验
5.3半导体应变片性能
5.4差动变压器原理实验
5.5激励频率对电感式传感器的影响实验
5.6压电效应原理实验(正向压电效应与逆向压电效应)
5.7压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5.8超声波产生原理实验
5.9光纤传感器原理实验(位移测量)
5.10激光传感器实验
5.11磁敏传感器实验
5.12离子传感器实验
5.13电容式传感器原理实验
5.14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原理实验
5.15光敏电阻实验
5.16PN结温度传感器原理实验
5.17磁电式传感器实验
检测技术实验教程
目录
第6章传感器特性测试实验
6.1电涡流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