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审稿为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本书从编辑审稿的经验出发,以数百个案例来说明提高书稿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并由此建构“审稿学”这一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学问,其基本框架包括:五关、四识、三戒、二顺、一规范。此外,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校雠学所包括的目录、版本、校勘方面的知识。本书可供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学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亦可供在职书、报、刊及电子出版物文科编辑培训使用。

牟国胜,教授,编审。从事文艺理论专业及编辑审稿工作。曾在高校任教,发表文章30篇,出版著作3部,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卓有成绩。1988年初,被国家教委调入,组织全国高校专家教授进行社会科学发展研究。1993年10月之后,相继供职于新闻出版署、中国残联直属单位。2008年于中国盲文出版退休,至今仍返聘于该社审稿,并受聘于北京印刷学院任教。

前言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的结题成果。在中国文化产业振兴亟待加强政策引导与规范的背景下,该课题是针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原则、历史沿革、国际经验、发展趋向、调整思路等重要方面所展开的专门、系统研究。 课题以“理论探讨、政策梳理、经验借鉴、方案选择、过程设计、决策参考”为基本任务目标,内容涵盖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践梳理,国际文化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践分析,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体系设计与调整建议等多个方面。在研究设计上,该课题划分为十项子课题,力求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逻辑清晰,子课题之间互为补充,覆盖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的各重要领域。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概要如下: 1. 梳理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历程。课题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政策发布主体及其实施过程,评估现行文化产业政策的作用与实际效果。研究提出文化领域的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法制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需求为导向,重点培育具有自生能力的文化市场主体、促进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推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从适应型的战术性改革转向引领型的战略性改革,以革新促发展,营造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为民族富强提供文化力量。 2. 深化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该项研究正本清源,系统梳理了西方文化产业政策,分析了世界主要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深入解读其设置的依据,及与产业发展、整体经济运行的关系。任何一种文化政策设计如果脱离一个国家的文化本体和社会现实,将是不实际的,也可能失去自身民族的独特...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构建审稿学的现实意义1

第二节“去编辑化”和“编辑无学”2

第三节审稿学的构建由来5

第四节审稿学必将推动编辑出版学科稳步发展9

第二章审稿学构架体系11

第一节逻辑起点11

第二节古籍整理中的规范化12

第三节审稿学体系及构架17

第三章审稿学的新方法(上)20

第一节政治关20

第二节理论关34

第三节学术关46

第四节法规关94

第五节政策关97

第四章审稿学的新方法(中)99

第一节学识99

第二节智识124

第三节常识141

第四节见识147

第五章审稿学的新方法(下)152

第一节顺理成章152

第二节文从字顺156

第三节一规范161

第六章校雠学170

第一节目录学171

第二节版本学176

第三节校勘学179

第七章再版两套大字本丛书的审稿188

第一节再版《国学微课堂》(大字本)丛书终审意见188

第二节再版台湾漫画(大字本)丛书终审意见235

第八章大字版古典小说四大部的审稿251

第一节大字版《三国演义》终审意见251

第二节大字版《水浒传》终审意见257

第三节大字版《西游记》终审意见260

第四节大字版《红楼梦》终审意见264

第九章审读报告的写作287

第一节目的和要求287

第二节书稿审读报告的体裁归类288

第三节审读报告的范式289

第四节审读报告示例291

第五节图书评奖专家推荐书的写作296

第十章编辑素养304

第一节戒浮305

第二节戒妄310

第三节戒惰320

后记336

《审稿学论纲》从实际出发,面对书稿内容质量下滑的问题,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及具体方法。可供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学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亦可用作在职书报刊及电子出版物文科编辑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