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方法与标准(第2版)

作者:黄平、徐晓、朱文坚

丛书名: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

定价:58元

印次:2-8

ISBN:9787302489818

出版日期:2018.02.01

印刷日期:2023.08.01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方法与标准(第2版)》是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计划” 文件有关精神,为适应教学改革而编写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方法与标准(第2版)》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篇基础理论篇(第1~16章)包括:绪论、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与其他常用机构、机械调速与平衡、齿轮与蜗杆传动、轮系与传动比、带传动、链传动、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键连接与销连接及其他常用连接、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轴、弹簧。各章附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和习题。 第二篇设计方法(第17~19章),包括: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总论、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参考图例及设计题目。《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方法与标准(第2版)》还包括了机械设计常用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试题与解答以及常用词汇的中英文对照等13个附录。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方法与标准(第2版)》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近机械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与课程设计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书籍。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方法与标准(第2版)》的最大特色是将《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两个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本教材之中。经多年教学实践表明,一般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都是由同一教师,并在同一学期完成的,因此将《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两本教材合并是可行的,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另外,现在一般图书馆无法提供大量的《机械设计手册》,因此许多学生只能依赖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材中提供的少量数据表格和图线,不仅会导致设计时选择范围大大压缩,学生无法得到较好的训练,甚至有时会选择一些并不适合的数据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不合理问题出现。

教师和学生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本书第1版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本版对第1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版和修订。主要修改的内容如下: (1) 本版保留了前版的基本构架,将原书的理论、方法与标准三篇中的前两篇保留在纸版图书中,而把原版附录的国家标准列表放入二维码中,从而通过二维码扫描查询,以精简全书的篇幅。 (2) 增加了理论教学部分的全部章节的慕课视频二维码和部分教学内容的动画二维码,以方便学生学习时对所学内容更深入理解和课后复习时参考使用。 (3) 调整了本书的部分章节和内容的顺序,如将原第5章的轮系调整到原第7章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的后面,以便在讲解完齿轮后,读者具有一定齿轮知识之后再介绍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同时,对相应的必做题的顺序也做了调整。 (4) 实践中,我们感觉到系列类的题目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因此本版在原来只有一组减速器设计系列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关于内燃机设计的系列题。其内容包含机构简图绘制、机构运动分析和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分别安排在第2、3章和第6章中。 (5) 对原版的错误进行较为详细的勘正。   参加本版编写工作的有徐晓(第1、13、15、16章),李旻(1.5节、18.4节),李琳(第2、3章),翟敬梅(第4、5章),刘小康(第6、14章),胡广华(第7~9章),陈扬枝(第10、11章),黄平(第12、18、19章、附录G~J),孙建芳(第17章、附录A~F)。黄平、徐晓和朱文坚担任本版的主编。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时间有限,在本教材编写中一定会有不足之处,望读者予以指正,并提出宝贵建议。 作者 2...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篇基础理论篇

第1章绪论

1.1机械的组成

1.2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及其选用

1.3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4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及程序

1.5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方案设计

习题

课程设计题

第2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1运动副

2.2机构运动简图

2.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习题

系列题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

3.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性

3.2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

3.3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习题

系列题

第4章凸轮机构与其他常用机构

4.1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4.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4.3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4.4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4.5其他常用机构

习题

第5章机械调速与平衡

5.1机械速度波动与调节

5.2回转件的平衡

习题

第6章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

6.1齿轮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6.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6.3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

6.4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6.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分析

6.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

6.7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设计

6.8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6.9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6.10齿轮的结构设计

6.11齿轮传动的润滑

6.12蜗杆传动

习题

课程设计题

第7章轮系

7.1轮系及其分类

7.2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方法与标准(第2版)》的最大特色是将《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两个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本教材之中。经多年教学实践表明,一般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都是由同一教师,并在同一学期完成的,因此将《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两本教材合并是可行的,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另外,现在一般图书馆无法提供大量的《机械设计手册》,因此许多学生只能依赖目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材中提供的少量数据表格和图线,不仅会导致设计时选择范围大大压缩,学生无法得到较好的训练,甚至有时会选择一些并不适合的数据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不合理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