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希梅
定价:42元
印次:1-2
ISBN:9787302487937
出版日期:2017.11.01
印刷日期:2022.07.21
图书责编:冯昕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数控机床最新采用的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和PMLSM)进给驱动伺服系统。第1~6章概括介绍了伺服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分类,重点介绍了PMSM本体的基本结构、系统的工作原理、各主要环节的设计等相关内容。第7章指出了PMSM(PMLSM)伺服系统有别于其他类系统的一些特殊问题。第8章对PMSM电气闭环伺服系统的稳定性与快速性进行了时域和频域分析,并对三阶和多轴系统增益进行了性能设计,继而对与其相连接的机械传动部件的特性作了相应介绍。第9章介绍了新一代PC数控系统,其中包括数控加工轨迹的插补原理及方法; 着重介绍了实现轨迹控制原理及方法; 以及在高速高精度轨迹控制中的高级方法,如前瞻控制、jerk限制等。在附录中,初步介绍了jerk的力学定义及在国内外的研发、应用情况。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用书或参考书,也特别适合从事电机驱动控制、数控等工程技术人员研发设计时参考。
将进给驱动伺服系统中的电气驱动部分和后接的机械传动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前言 现代数控机床是集当今各个领域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工作母机,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衡量与象征,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物资。而其中的进给驱动伺服系统又是数控机床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它本身也涉及许多技术领域,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几代的更替,但在理论上和实践方面仍有许多问题还在继续深入探讨中。本书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特别是书后所列参考文献[16],根据作者本人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学习体会,编写此书用于教学,并希望在出版后与读者交流,提高本人的认识水平,能为中国早日成为制造强国作微薄贡献。 在当前,进给系统中所采用的电气执行元件虽有多种,并且各具特点,都找到了最适于其应用的场合,但综观当前与未来发展来看,唯有PMSM(包括PMLSM)以其优良的伺服性能而成为首选。 本书在选材上,首先注意到了进给驱动伺服系统的完整性。过去往往专注于进给系统电气驱动部分的讲述,而忽略了进给系统中的机械传动部件的特性分析、设计、选用以及对前级电气驱动部分的影响。本书学习了文献[1,3]的做法,完善了整个进给装置的电气驱动机械传动过程的统一描述。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在选材上特别注意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文献[2]站在当前PC数控系统最新发展的基础上,把数控加工原理的本质概括为“分解与合成”。本书讲述进给驱动系统,应该交代坐标运动控制系统位置指令的由来,不准备讨论各种插补算法,但对插补器的输出作为位置进给坐标运动系统的输入指令还是需要了解的。所以,本书对轨迹插补,特别是有关轨迹控制的原理、实现方法的相关内容以及提高轨迹精度的...
第1章伺服系统概述
1.1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伺服系统的定义
1.1.2伺服系统发展回顾
1.1.3伺服系统的组成
1.2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1.2.1稳定性好
1.2.2动态特性快速精准
1.2.3稳态特性平稳无差
1.3伺服系统的分类
1.3.1按调节理论分类
1.3.2按使用执行元件分类
1.3.3按系统信号特点分类
1.3.4按系统部件输入输出特性不同分类
1.4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
1.5交流伺服系统的组成
1.5.1交流伺服电动机
1.5.2功率放大变换器
1.5.3传感器
1.5.4控制器
1.6伺服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
第2章旋转式永磁同步伺服电机(PMSM)控制系统
2.1旋转式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2.2旋转式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2.3旋转式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
2.3.1为简化数学模型要做的一些假设
2.3.2定子电压方程
2.3.3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2.3.4状态方程
2.4旋转式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2.5旋转式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2.5.1状态方程与控制框图
2.5.2解耦控制与坐标变换的实现
2.5.3电流实现反馈线性化控制
2.5.4速度控制器设计
2.5.5位置控制器设计
第3章伺服驱动的负载机械特性
3.1旋转体的运动方程
3.2负载的转矩...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