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元
印次:2-5
ISBN:9787302503477
出版日期:2018.07.01
印刷日期:2021.12.21
图书责编:张伟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农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农业经济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紧密结合国内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践及我国“三农”政策的重点编写而成。本书注重新概念、新理念的分析以及对读者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融入了党的十九大精神、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17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新内容,开头以案例方式导入,体现了现代性、通俗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或相关专业的学生教材,也可作为农村干部和农业经营者的培训教材。
本书注重新概念、新理念;注重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注重与实践相结合;配套齐全,教学方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农业经营制度不断创新,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增强,所有这些都为农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生产部门,农业经济思想也是人类最早产生的经济思想。早在农耕时代,人们就萌生了朴素的农业经济思想,包括农产品生产、分配、交换的思想和行为,如重农抑商论、摊丁入亩、青苗法、一条鞭法等。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直到明朝中后期才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农业经济思想无法形成系统理论,也不可能形成完整的农业经济学理论体系。1770年,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扬(Arthur Yang)通过对欧洲大陆和英国各地考察,出版了《农业经济学》,从此创立了农业经济学学科。农业经济学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一门成熟的科学。 农业经济学从其渊源而言,本身就具有交叉、融合的性质,它是由多学科综合、交叉、融合而成的一个边缘性学科。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讲,它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分支管理学,既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科学领域,又形成以“三农”问题为核心且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具...
第一节农业的概念和特点1
第二节现代农业3
第三节农业的贡献与多功能性7
第四节新的农业理念和术语11
复习思考题14
第二章农村土地利用及其制度15
第一节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6
第二节农村土地制度17
第三节地价与地租20
第四节农业土地集约和规模经营22
第五节农地流转26
第六节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机遇和模式选择31
复习思考题34
第三章农业经营制度35
第一节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36
第二节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必然性39
第三节改革以来农地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42
第四节家庭承包制的绩效与缺陷44
第五节三权分置45
第六节农户兼业化49
第七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51
复习思考题54
第四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55
第一节农产品的供给及其影响因素56
第二节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58
第三节农产品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60[1]〖2〗[3]农业经济学(第2版)目录[3]第四节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62
第五节需求收入弹性与恩格尔系数63
第六节农产品供求平衡与均衡价格的决定65
复习思考题69
第五章农产品市场70
第一节农产品市场的概念及其分类71
第二节国际农产品流通模式73
第三节农产品市场变革趋势74
第四节农产品零售市场76
第五节农产品批发市场78
第六节农产品期货市场81
第七节农产品拍卖市场86
第八节农产品网络营销市场88
复习思考题91
第六章农业劳动力92
第一节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93
第二节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97
第三节农业剩余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