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5
ISBN:9787302541349
出版日期:2019.12.01
印刷日期:2024.07.29
图书责编:胡月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策略。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11章。第一部分为第1章行为金融学概述;第二部分为第2章至第8章,主要探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并从微观到宏观分别介绍投资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偏差,金融市场的群体偏差和金融泡沫理论,此部分是全书的主体内容;第三部分为第9章行为公司金融,主要运用行为金融的基本理论研究公司金融的某些问题,如投融资问题、股利政策问题以及兼并重组问题等;第四部分为第10章至第11章,主要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探讨定价模型问题,包括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资产组合模型。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金融、经济和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行为金融学”课程的教材,又可作为证券、银行和保险业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学习和工作参考书,对企业管理人员、财会人员以及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吕彦昭,男,1972年出生,博士。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行为金融。作为主要成员近年来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或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主编教材5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
前言 PREFACE II 行为金融学 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这样描述塞勒的研究:“理查德·塞勒将心理学的现实假设纳入经济 决策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展示了这些人格特质 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市场成果。”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发展很快,许多关于资本市场的最新研究成果都考虑了投资者的心 理和行为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体系并不完整,具体表现为以下 三个方面:第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体系是松散的,各个研究分支之间缺乏内在紧密的逻 辑联系;第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解释缺乏整体性,虽然其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论解释有着 独到之处,体现出多元灵活的特点,但往往是某一种理论可以解释一种现象却解释不了另 一种相关现象,可以解释个体现象却对群体现象束手无策,可以解释局部问题却把握不了 市场整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同一个现象进行不同的解释,却无法提炼出普适性的理 论框架;第三,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界限并不清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宽 泛地认为标准金融学所无法解释的问题就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有的则狭隘地认为行 为金融学仅仅是对金融市场异常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综上所述,认真地思考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严肃地审视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内涵, 构建行为金融学的逻辑框架,促使行为金融学发展成为一个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已成为 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本书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已有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认为行 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应包括微观行为金融和宏观行为金融两部分。其中,微观行为...
CONTENTS
第1 章 行为金融学概述
1.1 传统金融理论面临的困惑1
1.1.1 传统金融学理论体系·1
1.1.2 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石·3
1.2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8
1.3 行为金融学的内涵13
1.3.1 行为金融学的概念·13
1.3.2 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理论假设的修正·14
1.4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17
1.4.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17
1.4.2 行为金融学与实验经济学·18
1.4.3 行为金融学与行为经济学·20
案例讨论:郁金香泡沫·22
第2 章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面临的质疑
2.1 有效市场假说24
2.1.1 有效市场假说的形成·24
2.1.2 有效市场的前提·25
2.1.3 有效市场的基本形态·26
2.1.4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27
2.2 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28
2.2.1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28
2.2.2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30
2.2.3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33
2.2.4 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33
2.3 有效市场假说面临的质疑34
2.3.1 理论基础受到的质疑·34
2.3.2 来自资本市场的质疑·37
案例讨论:A 股和H 股的价差 38
第3 章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3.1 股权溢价之谜40
3.2 封闭式基金之谜43
3.2.1 封闭式基金折溢价的特征·43
VI
行为金融学
3.2.2 封闭式基金之谜的现有解释·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