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高频电子线路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配套慕课资源、课件等

作者:金伟正、代永红、王晓艳、罗义军
丛书名: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69
印次:1-5
ISBN:9787302552185
出版日期:2020.08.01
印刷日期:2023.07.24

《高频电子线路》采用工程近似方法作为高频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重点讲授功能电路的基本单元,从单元到系统,从分立到集成,从基本原理到功能电路的实现,强调各电路之间的联系及应用。全书共分为9章,内容包含通信电子线路基础、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分析方法、频谱线性变换电路、频谱非线性变换电路、通信系统中的反馈控制电路。同时在每章结尾附有本章小结及习题。另外,《高频电子线路》配有专用的实验指导材料、实验教学设备,以及习题解答。《高频电子线路》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波传播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模拟通信电子线路基础教材,也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more >

前言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编写的模拟高频通信电子线路基础教材。“高频通信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波传播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与系统的学习,掌握高频通信电子线路中各单元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掌握各种非线性电子线路分析和设计方法,为“电子系统的工程实现”等后续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该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注重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实验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高频通信电子线路常用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与基本测试技术,对高频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单元电路具有初步设计、安装和调试的能力。 本书采用工程近似法作为高频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重点讲授功能电路的基本单元,从单元到系统,从分立到集成,从基本原理到功能电路的实现,强调各电路之间的联系及应用。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为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讲义,已连续使用多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武汉大学“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研组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本书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合理。 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电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无线电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第2章为通信电子线路基础,讲述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元件、器件及谐振回路、耦合回路的基本特性。第3章为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讨论晶体管采用y参数的电路模型,以线性电路的观点对共发射极放大器的性能进行分析; 同时讲述宽带集成电路、多级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以及放大器中的噪声等问题。第4章为高频功率放大器,以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重点,讨论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性能分析及馈电线路等。第5章为正弦波振荡器,主要介绍变压器耦合LC正弦波振荡器和三端式振荡器; 对R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和集成电路振荡器也进行了讨论。第6章为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分析方法,内容包括幂级数分析法、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开关函数分析法,分析频谱搬移电路的原理,包括单二极管电路、双二极管平衡电路、单差分对调制电路、双差分对平衡调制器等。第7章为频谱线性变换电路,运用第6章的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频谱搬移电路实现振幅调制、解调和混频。混频电路包括三极管叠加型混频、二极管平衡混频以及集成电路构成的乘积型混频。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以二极管峰包络检波为重点,同时讲述同步检波的原理和电路。第8章为频谱非线性变换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调制以直接调频为重点,调相电路作为间接调频的手段; 调频波的解调电路有斜率鉴频器、相位鉴频器和脉冲计数鉴频器,主要以叠加型相位鉴频器和乘积型相位鉴频器为重点。第9章为通信系统中的反馈控制电路,主要介绍自动增益控制、自动频率控制和锁相环路的基本原理以及集成锁相环的应用。同时,每章开头附有本章主要内容,结尾附有本章小结及习题。 本书特色如下。 (1) 本书在内容的编排上力求把厚书变薄、思路清晰、叙述详尽、便于自学。 (2) 本书注重整体内容框架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图文并茂。例如,第1章用几张图表描述电子通信系统的整体框架、无线电波的频(波)划分及主要传输方式,便于读者快速入门、理解与记忆。 (3) 本书通俗易懂,注重理解,注重实例及习题练习。大部分章节既配有原理图,又附有工程实例电路图,引导读者一步步熟悉元件、器件、单元电路、系统电路及工程样机电路,可操作性极强。 (4) 本书在注重基础和实践的同时,也注重知识的扩充,如较多地介绍了现代集成通信电子器件的应用。 (5) 每章都给出了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小结以及习题,有利于提升读者的自学效果。 (6) 本书配有专用的实验指导材料、实验教学设备,以及配套的习题解答。 (7) 本书在中国大学MOOC上有相应的“高频通信电子线路”慕课课程,供大家学习。 教 学 建 议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波传播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模拟高频通信电子线路基础教材,也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如果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建议将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讲授和学生实验两个层次。课堂讲授建议安排48~72学时,学生实验建议安排24~36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或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学时数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提示、课时分配如下。 序号教 学 内 容教 学 重 点教 学 难 点课 时 分 配 第1章绪论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概念、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组成频谱理解及划分; 调制解调的理解2学时 第2章通信电子线路基础串联谐振回路与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性质; 阻抗变换原理; 耦合回路特点、性质串联谐振回路与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6学时 第3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等效电路及分析方法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分析过程8学时 第4章高频功率放大器折线分析法和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谐振功率放大器折线分析法8学时 第5章正弦波振荡器反馈的概念、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和改进电路的分析各类振荡器的特点6学时 第6章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分析方法频谱搬移的原理、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的原理线性时变电路的分析过程2学时 第7章频谱线性变换电路振幅调制电路、检波电路、混频电路原理分析峰值包络检波器的失真与消除; 混频失真类型的区分8学时 第8章频谱非线性变换电路直接调频及间接调频的原理、相位鉴频器与比例鉴频器相位鉴频器与比例鉴频器原理及方法8学时 第9章通信系统中的反馈控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及锁相环锁相环电路的分析6学时 本书的教学资源可从“武汉大学课程中心网站—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获取。如果课时宽裕,教师可选取一些专家讲座或公开课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中国大学MOOC中有相应的“高频通信电子线路”慕课课程供大家学习。 本书由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高频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研组教师共同完成编著。金伟正负责全书体系的确定、统稿、组织及外协工作,同时完成第1~3章的编写工作。第4章和第5章由王晓艳编写,第6~8章由代永红编写,第9章由罗义军编写。杨光义参与了书稿的部分校对工作,蒋一天、付谋、朱梦宇及王锐等参与了部分原理图的整理工作,他们的工作对本书的定稿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教材和技术资料,详见参考文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查阅。本书所选参考材料有的无法事先与原作者协商而加以采用,在此,谨向多位原作者表达诚挚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本书的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无法一一列举,在此一并感谢。 本教材为武汉大学“十三五”规划核心教材,特别感谢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对教材的支持。 特别感谢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对本书编写给予的大力资助。同时,特别感谢武汉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陈小桥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给予的很多指导和有力支持。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著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或错误之处,如果您对本书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或对本书中的内容或章节有兴趣,不妨通过出版社联系我们,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深入浅出计算机网络(微课视频版)...

高军 陈超洋 卢明 席在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新形态·微课版)...

李灵华,包书哲 主编;云
定 价:59元

查看详情
电磁兼容与PCB设计(第2版·新形态...

邵小桃
定 价:59元

查看详情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3版)

段晨东、胡欣、左磊、李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

汪华章,宰文姣,秦常贵
定 价:55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金伟正,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00)通讯委员。研究方向包括电路与系统、软件无线电、多传感器集成、行驶环境感知。从事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及科研20余年,发表相关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3部。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国防项目。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登记,在国际学术会议、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高频电子线路》基于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丰富教学经验,采用工程近似法作为高频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重点讲授功能电路的基本单元,从单元到系统,从分立到集成,从基本原理到功能电路的实现,强调各电路之间的联系及应用。
    《高频电子线路》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关注整体、可读性强;注重基础和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也关注知识的扩展。
    《高频电子线路》配套极为完备,包括慕课资源、精美课件、学习建议、习题答案和相应的实验教材,非常适合高校学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使用。

more >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历史回顾

    1.2电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3通信信道及其特征

    1.4本课程的特点

    1.5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通信电子电路基础

    2.1通信电路中元器件的特性

    2.1.1无源元件的特性

    2.1.2有源器件的特性

    2.2谐振回路

    2.2.1串联谐振回路

    2.2.2并联谐振回路

    2.2.3并联谐振回路的耦合连接及接入系数

    2.3谐振回路的相频特性——群时延特性

    2.4耦合振荡回路

    2.4.1互感耦合回路的一般性质

    2.4.2耦合振荡回路的频率特性

    2.5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3.1概述

    3.2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

    3.2.1形式等效电路

    3.2.2混合π等效电路

    3.2.3混合π等效电路参数与形式等效电路y参数的转换

    3.3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3.1单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3.2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4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4.1单级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4.2多级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5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

    3.5.1稳定性分析

    3.5.2单向化

    3.6集中选频放大器

    3.6.1集成宽带放大器

    3.6.2集成宽带放大器的内部电路

    3.6.3集成电路谐振放大器及其应用

    3.7放大器中的噪声

    3.7.1内部噪声的特点和来源

    ...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