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
本书是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和教学第一线的实际需求编写的结构力学教材。

作者:王长连、孟庆东、刘蓉华、彭旭蕊、李铁林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土木工程类系列教材

定价:6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47839

出版日期:2020.11.01

印刷日期:2020.11.26

图书责编:秦娜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和教学第一线的实际需求编写的。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绪论,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用力法、位移法、渐近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及其应用,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基础和结构的极限荷载等。 本书除注重理论分析外还加强了工程实际应用,在一些章中精选了一些易于理解的工程与生活实例及一些名校考研真题。本书主要作为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道路桥梁等专业的学生用书。

王长连,同济大学应用力学专业毕业,多年从事高校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先后教过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十多门课程;曾任教务处长、教学副校长等职;曾评高级讲师、泛系研究员、教授等枳称;曾参加不少学会研究会,并任一定职务,如德阳力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四川力学理事会理事、四川力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会员、建设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力学课程组成员等。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损伤力学的泛系医学分析发表在美国科学人上;编著力学方面的书20多本,其中两次评为国家级规化教材。

前言 “结构力学”是理工科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在中国高等教育飞速改革与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层次和类型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学校和专业对“结构力学”课程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且课程的学时一般有所减少; 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学生的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材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而又不断翻新的工作,既要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又要善于探索、有所创新。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重老、中、青教师相结合,老教授传授教材处理经验,把握教材深浅程度; 中、青年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使所写内容尽量符合当前教学实际。另外,本书紧密结合当前力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注意学习、吸收有关院校力学课程的改革成果。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定位明确,深浅适度。本书使用对象为普通高校土建、水利、道路桥梁等专业的学生。而对于不同专业的需要,以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和部分学生的考研需要,本书也含有部分加深、加宽的内容。 (2) 篇幅紧凑,内容精简。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本书更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叙述,在理论体系上不过分追求繁杂,简化公式推导,贯彻“以应用为目的”的选材原则。 (3) 选材轻重分明,处理得当。对于“结构力学”与其他课程重叠的部分,本书进行了弱化处理,删减或者简要叙述,尽量避免低层次的重复。 (4) 例题、习题选材广泛,详略有度。本书所选例题、习题既有生活中和工程实际中常见的、易理解的题目,也有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考研真题,以供不同读者参考使用。另外,本书所选例题分析和解题过程有详、有略,还特别注重题型的归纳、分析与难点的剖析; 在习题中适度增加了综合...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0章绪论

0.1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0.1.1结构及其分类

0.1.2结构形式的发展

0.1.3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0.1.4学习方法建议

0.2结构的计算简图

0.2.1结构简化

0.2.2平面杆系结构及其分类

0.3荷载的分类

思考题

习题

第1章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1.1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

1.2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1.2.1自由度与约束

1.2.2刚架与桁架的计算自由度

1.3几何不变体系

1.3.1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

1.3.2几何组成分析方法

1.3.3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1.4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

思考题

习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2章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2.1梁内力计算的回顾

2.1.1截面的内力分量及其正负号规定

2.1.2截面法

2.1.3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微分关系

2.1.4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增量关系

2.1.5荷载与内力之间的积分关系

2.1.6分段叠加法绘制弯矩图

2.2静定梁

2.2.1静定梁的分类

2.2.2多跨静定梁

2.3静定平面刚架

2.3.1刚架的特点

2.3.2刚架的支座反力

2.4三铰拱

2.4.1概述

2.4.2铰拱的计算

2.5静定平面桁架

2.5.1桁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5.2结...

本书除注重理论分析外还加强了工程实际应用,在一些章中精选了一些易于理解的工程与生活实例及一些名校考研真题。本书主要作为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道路桥梁等专业的学生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