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4
ISBN:9787302571568
出版日期:2020.12.01
印刷日期:2024.07.23
图书责编:杨帆
图书分类:教材
第1章首先介绍物联网的基础知识,讨论物联网安全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应用等内容,使得学生对物联网安全有一个总体的、框架性的认识,第2章提出物联网威胁模型,让学生了解物联网可能遭受的威胁是什么,与传统的威胁有什么区别。第3章承上启下,是整个教材的统领章节,首先讨论第2章提出的威胁模型,我们可能采取的基本技术和整体基础技术和综合的框架技术是什么。
翁健,教授,博导,暨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国家杰青,全国网络安全优秀教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教授《密码学》、《网络空间安全案例分析》等本科课程
前言 一、 系列教材背景 人类已经进入智能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等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术热点。为了适应和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并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工科有两个内涵: 一是新的工科专业;二是传统工科专业的新需求。新工科建设将促进一批新专业的发展,这批新专业有的是依托现有计算机类专业派生、扩展而成的,有的是多个专业有机整合而成的。由计算机类专业派生、扩展形成的新工科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由计算机类专业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工科专业有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 在新工科建设的“九个一批”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新课程和新专业的持续建设,都需要以适应新工科教育的教材作为支撑。由于各个专业之间的课程相互交叉,但是又不能相互包含,所以在选题方向上,既考虑由计算机类专业派生、扩展形成的新工科专业的选题,又考虑由计算机类专业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工科专业的选题,特别是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题。基于此,清华大学出版社计划出版“面向新工科专业建设计算机系列教材”。 二、 教材定位 教材使用对象为“211...
第1章认识物联网安全1
1.1物联网概述1
1.1.1物联网的发展与历史2
1.1.2物联网的核心组成3
1.1.3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简述4
1.2物联网安全概述10
1.2.1物联网安全的重要性10
1.2.2物联网安全性要求11
1.2.3物联网安全特征12
1.3物联网安全现状13
1.4本章小结14
1.5练习14
第2章物联网安全威胁16
2.1物联网安全威胁概述16
2.2物联网分层安全模型17
2.2.1物联网物理层安全威胁17
2.2.2物联网感知层安全威胁18
2.2.3物联网网络层安全威胁19
2.2.4物联网应用层安全威胁20
2.3物联网与传统网络安全模型的异同21
2.3.1传统网络安全模型与威胁22
2.3.2物联网安全与传统网络安全的比较24
2.4本章小结25
2.5练习25
第3章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28
3.1访问控制28物联网安全: 原理与技术目录
3.1.1访问控制的基本概念28
3.1.2访问控制的实现原理29
3.1.3访问控制的基本模型30
3.1.4访问控制的常用技术35
3.1.5适用于物联网中的访问控制模型37
3.2身份认证40
3.2.1身份认证的基本概念40
3.2.2身份认证的实现原理40
3.2.3身份认证的常见技术41
3.2.4身份认证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45
3.3本章小结46
3.4练习46
3.5实践: 编程实现一个口令认证系统47
第4章物联网安全基础——数据加密技术50
4.1密码学基本概念以及发展历程50
4...
注重实践、案例驱动:在部分章节结束的时候,会安排一定的实践任务,通过任务引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场景,新案例:现在多数的物联网案例,涉及到实践部分的还仅仅集中在RFID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并不能完全适应现如今物联网包罗万象的发展实际。在本教材中,我们创新地引入了2018年最新的物联网安全芯片ATECC608等案例的应用。满足教育部提出要面向未来新布局:教材依托于现有计算机类专业的必备知识,有机整合了多个相关专业的新知识和新需求,传感器网络,电子工程,计算机网络,密码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穿插其中。
循序渐进,内容全面:从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入手,认识物联网架构,学习物联网理论与涉及到的实践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细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