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虹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512142428
出版日期:2020.08.01
印刷日期:2020.07.27
图书责编:韩素华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一本以国际贸易的运行机制为对象,对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以及二战后国际经贸新发展进行较为全面介绍的教材。本书共分四篇十五章。第一篇为国际贸易概述(第一~四章),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以及国际贸易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二篇为国际贸易理论(第五~七章),内容包括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第三篇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第八~十章),具体包括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第四篇为国际经贸新发展(第十一~十五章),包括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国际资本流动等主要内容。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以及作为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参考资料。
陈虹,女,1977.2.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北华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主要社会兼职为“吉林市社会科学界首批智库学者”。苗长青,男,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经济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先后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社科联项目、锦州市社科联项目,参与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10项;在《产业经济研究》、《经济研究参考》、《商业经济研究》、《渤海大学学报》等期刊公开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1部、教材4部。 获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锦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
前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外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时代特征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经济与全球治理结构正处于变革期,各国的外贸政策处于深度调整期;从国内来看,中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正在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同时也是我国比较优势转换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期。在此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转型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意味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决策。“国际贸易”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主要课程,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重新评估课程地位、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加强职业和技能导向,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重要且迫切的使命。 本书贯彻了地方院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精神,结合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等,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有益尝试。本书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在结构安排上,突出国际贸易案例的运用和技能的训练。本书在结构上除了安排必要的基础理论之外,更注重将学生导入技能训练之中。在基本理论之后,每篇均安排专门章节,对本篇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练习和模拟训练,以强化学生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政策的理解与运用。 (2)在内容安排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内容和教学中的新成果,充分考虑和突出...
第一篇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章国际贸易研究的基本问题与方法()
第一节国际贸易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学习国际贸易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与特点()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国际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
第一节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传递()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四章基本概念专题技能训练()
“贸易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篇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相互需求理论()
第三节新古典贸易理论()
第四节里昂惕夫悖论()
第六章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规模报酬递增理论()
第二节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三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四节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五节中心外围论()
第七章国际贸易理论专题技能训练()
第一节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第二节中国是否是“世界工厂”()
第三篇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八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
第二节重商主义()
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
第四节保护贸易政策()
第五节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第九章国际贸易措施()
第一节关税措施()
第二节关税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非关税壁垒()
第四节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五节绿色壁垒()
第六节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七节鼓励出口措施()
第十章国际贸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