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经典文选导读
精选17篇自然科学文本,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电子信息、医学及建筑学等研究领域。

作者:谢和平

定价:6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560982

出版日期:2020.09.01

印刷日期:2021.09.22

图书责编:王定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自然科学经典文选导读》从古今中外浩瀚的经典文献中精选出17篇自然科学文本,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电子信息、医学及建筑学等研究领域。这些文选将致力于让大学新生对自然科学经典有概略性了解,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启迪心灵,激发兴趣和创造力,促进自由而全面的潜能发展,并为大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提供入门级向导。 《自然科学经典文选导读》共分17章,每章分为4节,第1节为引语,说明所选经典著作的全书内容和作者信息;第2节为选文,提供经典选文的部分原文及翻译,必要时提供一定的注释;第3节为评述,对经典选文的意义做提要性阐释;第4节为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为大学生深入学习提供阅读建议。 《自然科学经典文选导读》可供高校文、理、工、医等各专业本科一年级大学生阅读学习,也可作为自然科学通识课程的教材。

谢和平,力学与能源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深部工程科学与绿色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四川大学校长、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现担任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期刊荣誉主编,Geomechanics and Geophysics for Geo-Energy and Geo-Resources、《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主编,并兼任10余种国际与国内期刊编委。谢和平院士是国家973项目(2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数10项国家级课题的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已出版10余本中英文专著,发表500余篇论文;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IET杰出大学校长奖(2018)、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以及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1992)、孙越崎能源大奖(2001)、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谢和平院士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中国香港理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入选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奖”,被牛津大学圣艾德蒙学院授予“牛津大学圣艾德蒙Fellow”学术称号。

序 言 科学的发展必将经历初级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正如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马克斯?普朗克深刻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发展应当与科学发展相适应,大学的人才培养也应与科学发展相适应。事实上,要培养能探索科学前沿、创造未来技术、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人才以及真正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不但要有创新的思维能力,更要有多学科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学科视野。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曾与我多次会面交流,希望我推荐优秀的学生去麻省理工学院(MIT),并特意强调“最优秀的学生不是分数高的学生,而是会提问题和有多学科知识面的学生”;“有动手能力并不能创新,创新思想和多学科素养奠定了创新的两大支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绍斯塔克教授也和我谈到他在哈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会:“要重视跨学科、跨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哈佛医学院鼓励其学生到天文学院及其他跨学科学院学习、生活三个月或半年,对学生的思维启迪和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根据《科学时报》统计,100多年来的诺贝尔奖中,有41.02%的奖项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在近30年诺贝尔奖获奖学者中,从事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获奖比例接近70%。这些事例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面是我们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的重要条件。众多一流大学也特别重视通识教育。哈佛大学提出,本科生在上主修课之前,必须上通识课程,认识文科及理科的各种学术流派。《耶鲁大学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应是“全面的...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1章  数学   1

1.1  引语   1

1.1.1  全书简介   1

1.1.2  作者简介   2

1.2  选文   2

1.2.1  Can four-dimensional space be visualized / 四维空间能否图像化   2

1.2.2  Hyperbolic geometry / 双曲几何   4

1.2.3  How can space be curved / 空间何以能够弯曲   9

1.2.4  Manifolds / 流形   10

1.2.5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logarithms, square roots etc / 关于对数、平方根等你只需要知道这些   11

1.2.6  The prime number theorem / 素数定理   12

1.2.7  Sorting algorithms / 排序算法   13

1.3  评述   14

1.3.1  发展轨迹   14

1.3.2  理解数学   14

1.3.3  数学之用   15

1.3.4  启迪展望   15

1.4  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   16

1.4.1  阅读思考   16

1.4.2  延伸阅读   16

第2章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8

2.1  引语   18

2.1.1  全书简介   18

2.1.2  作者简介   19

2.2  选文   19

2.2.1  Definition / 定义   19

2.2.2  A...

图书特色:
覆盖面广。从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中精选出16篇选文,覆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领域。
导向明确。选文致力于让大学新生对人文社科经典有概略性了解,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正能量,并为大学生进一步学习人文社科知识提供入门级向导。
脉络清晰。每章第一节为作者及作品介绍,介绍选文的作者和主要内容;第二节为原文选读,提供选文原文,必要时提供—定的注释;第三节为选文讲解,对选文的意义做提要性阐释;第四节为阅读思考与延伸阅读,向大学生深入学习提供阅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