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44682
出版日期:2023.11.01
印刷日期:2023.11.17
图书责编:刘向威
图书分类:教材
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组织和个人要么主动拥抱数字化,要么在迟疑中被数字化。对于数字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数字化基础》从比特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出发,提炼了比特与编码、运算与存储、指令与程序、通信与交互、数据与算法、智能与大脑、经济与产业、决策与优化、转型与升级,以及量子比特等核心概念,将数字化技术、工程和管理融为一体,力图建立数字化的基 础知识地图。 《数字化基础》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等传统专业,以及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工科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广大数字化技术、工程和管理人员学习或培训使用。
丁祥海(1971.3-),男,湖南湘乡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
前言 数字化浪潮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日益清晰可见,势不可挡。从用数字表达物品、行为,到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迅速构建,再到科技创新应用的快速“更新换代”,这些变革正促使中国加速步入数字化社会,也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的战略目标。 数字中国的建设目标要求智慧城市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能实现数字化覆盖、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管理与治理;网络强国建设的目标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通信业新的发展和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消除“数字鸿沟”,追求技术先进、全面覆盖、高效协同,逐步满足更加平衡、充分发展、安全可信的各种数字化使用的条件;智慧社会建设的目标是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公平、公正地使用数据信息,有充分使用人工智能的权利与机会,有获得更好、更充分地利用数据和人工智能来过更好生活的机会,有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机会,从而建成事事、处处、时时都可集中人民的智慧、叠加历史的智慧、分享人民的智慧的智能社会。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和智慧社会共同构成了以新时代中国数字化建设为对象,以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为引领,以信息资源为核心要素的数字化美好前景。 数字化工程是推进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建设的抓手,是运用数字化理论与技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现方式。数字化变革的快慢、优劣是由数字化工程的实践决定的。当今世界,数字化变革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与各行各业管理者关注的热点,数字化工程也成为各行各业管理者和信息服务部门关注的问题。这是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而产生的一系列新课题。如何...
录
第1章 绪论1
1.1 数字化的内涵与特点1
1.2 数字化阶段3
1.3 数字化任务5
1.4 数字化工程6
1.5 数字化工程管理8
1.6 数字化工程管理人才需求9
1.7 数字化工程管理人才培养13
本章小结15
习题一16
第2章 比特与编码17
2.1 比特的基本概念17
2.2 比特的计量20
2.3 比特的基本属性21
2.4 比特的物理载体22
2.5 比特的编码23
2.6 比特的速度29
2.7 比特的压缩31
2.7.1 冗余的概念和分类31
2.7.2 压缩编码的方法32
2.7.3 几种压缩编码的技术33
本章小结41
习题二42
第3章 运算与存储43
3.1 逻辑与开关43
3.2 门电路47
3.3 加法器50
3.4 减法的实现54
3.5 反馈与触发器56
3.6 存储器62
3.7 芯片68
本章小结75
习题三75
第4章 指令与程序77
4.1 指令集77
4.2 指令处理83
4.2.1 指令执行过程84
4.2.2 指令执行的速度86
4.2.3 指令存储91
4.3 程序语言99
4.4 系统软件102
4.4.1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02
4.4.2 操作系统104
4.5 应用软件111
4.6 软件架构与工程113
4.6.1 架构113
4.6.2 工程117
4.6.3 软件架构119
4.6.4 软件工程125
4.6.5 业务、架构和工程的关系126
本章小结127
习题四127
第5章... 查看详情
《数字化基础》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等传统专业,以及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工科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广大数字化技术、工程和管理人员学习或培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