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作者:臧利林、徐向华、姚福安
丛书名:面向新工科的电工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定价:75元
印次:1-3
ISBN:9787302597049
出版日期:2022.07.01
印刷日期:2025.01.16
本书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吸收**教学成果,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注重实用性,并结合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形态编著而成。本书主要讲述数字电子技术理论及其应用,深度剖析原理和方法,并提供了教学大纲、PPT课件、大量动画、视频以及扩展文献作为配套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本书共分10章,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电路基础、逻辑代数、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记忆单元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单元电路、半导体存储器、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本书深入浅出,逻辑严谨,章节自成体系又联系紧密,系统性强。本书要点论述透彻,便于自学,读者可结合本书的配套学习指南与习题解答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类、电气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仪器仪表类、机电工程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理工科专业选用,还可供有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般读者阅读。
more >第4版 前言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电子学教研室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革新,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昂然正气。伴随着学校与学院的发展,电子技术教学团队始终深耕教学,追求卓越,在一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编写、教改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实践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和荣誉。本书是教学团队长期积累的教学成果的凝练。 本书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团队前任带头人范爱平、周常森编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基础上,融合先进教学模式,吸收最新教学成果,提炼概念与方法,斟酌内容与过程,并根据当前信息化教学新态势和近几年团队教学创新举措,制作了动画、视频等形式多样的配套网络教学资源,从而形成新形态教材。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本书遵循知识和技术形成过程,体系结构趋于完整,并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检验。在内容安排上力求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铺垫,循序渐进,有序展开。每章内容自成一体又紧密联系,最后以附录形式增加了数字电路常用逻辑符号和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型号索引等内容,形成完备、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实用性更强。 其次,本书采用知识点模块化编写思路,坚持“剖析经典,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原则,从理论基础到应用举例,从分立元器件到集成电路,从简单电路到复杂大规模电路,逐步揭示数字电子技术核心知识点,并遵循技术发展规律,体现了技术进步的历史节点,具有更强的可读性与可教性。 最后,在本书编写工作的同时,编者团队还重新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针对重、难点设计和制作动画、视频资源,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线上课程,积极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生可以结合本书的线上资源及配套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自行深入学习。 本书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仪器仪表类、机电工程类等各专业的教科书,适用理论授课学时为48~64学时,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根据各专业的培养需求,对书中内容进行适当取舍。本书及相关资源适用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议线下授课不低于32学时,线上学习不低于16学时。 本书共10章,由山东大学臧利林组织编写并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策划和统稿,编写了第1~4、7~10章,徐向华编写了第5、6章。姚福安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仔细推敲和认真审阅,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大量的著作、期刊、动画、视频等资料,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教材编写、出版获得了山东大学本科生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纰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请发信至Email: tupwenyi@163.com。 团队前任带头人范爱平、周常森为课程建设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心血,本书部分内容延续了系列教材的风格,保留了精华,在此向她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特别的感谢。范爱平老师在本书编写前已逝世,在此向她表示由衷的深切怀念之情。 编者 2022年5月于山东大学 教学大纲+课件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