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戚肖克
定价:39元
印次:1-3
ISBN:9787302574958
出版日期:2021.05.01
印刷日期:2024.09.29
图书责编:袁勤勇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本书是一本介绍水声通信系统原理与技术的学术专著。从提高水声通信系统整体性能出发,结合水声信道的特点,着重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及自适应均衡进行研究。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校验矩阵的构造、编解码各环节的改善策略,到联合编解码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Turbo均衡算法,从中短距水下通信到长距水下通信进行理论研究、算法改进及试验验证。最后,对水声通信系统的实时实现问题进行探讨。 本书著者结合多年的水声通信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实践经验,循序渐进地介绍水声通信系统相关知识,让读者能够系统地掌握水声通信原理及系统设计技术。 本书可供水声通信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或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或参考。
戚肖克,2009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现在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自然语言处理。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十余项。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前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海洋以其巨大的资源潜力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受到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水声通信技术作为一切获取水下信息应用的基础,成为了海洋研究的热点之一。 水声通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物理、通信原理、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门学科。水声通信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比特流的可靠无误的传输,构建水声传感器网络、多媒体数据的传输等都离不开可靠的水声通信技术。 水声无线通信的性能依赖于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相比于陆上电磁波信道,水声信道中的延迟扩展高出其他信道几个数量级,导致了更低的数据传输速率。另外,水声信道的多径扩展从50ms到几秒的数量级变化。通信距离越长,延时和多径数目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多径扩展越高。水声信道的不同决定了不能将陆上已成熟的通信算法直接应用在水声通信系统中。同时,水声通信机以电池供电,内存和能量有限。因此,必须根据水声信道的特征研究适合水声信道的低复杂度通信算法。 本书以设计低复杂度、高可靠性的水声通信系统为目的,针对物理层中的两个关键部分——信道编解码及均衡,进行了理论研究、性能分析及试验验证。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1章简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对水声通信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归纳,并总结信道编解码和均衡技术的研究现状。 第2章研究水声信道特性对水声通信系统的影响。介绍水声信道中的传播损失及环境噪声对信噪比的影响,然后研究水声信道中的多径效应和时变特性。具体来说,多径效应不仅增大了传播损失,还使得符号间相互叠加,引起码间串扰的产生,而信道的时变性则导致了信号的扩展或压缩,给系统设计和信号恢复带来极大困难。基于以上研究,本章比较了水声信道与几...
第1章绪论1
1.1水声通信系统研究背景1
1.2水声通信的发展2
1.2.1模拟通信体制2
1.2.2非相干通信体制3
1.2.3相干通信体制4
1.3水声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6
1.3.1信道编解码技术7
1.3.2均衡技术8
1.4本章小结10
第2章水声信道对水声通信系统的影响11
2.1引言11
2.2传播损失及环境噪声11
2.3多径效应14
2.4水声通信信道的时变特性17
2.5与陆上无线信道的比较18
2.6通信声呐方程18
2.7水声通信信道的信道容量20
2.8本章小结23
第3章水声通信技术概述24
3.1引言24
3.2调制技术24
3.2.1调制技术概述24
3.2.2调制技术的分类24
3.2.3常用数字调制技术26
3.2.4多输入多输出系统32
3.3信道编码技术34
3.3.1信道编码技术概述34
3.3.2信道编码技术的分类35
3.3.3几种经典的信道编码算法35
3.4低密度奇偶校验码42
3.4.1LDPC码的矩阵表示与Tanner图表示42
3.4.2LDPC码的构造算法44
3.4.3LDPC码的编码算法46
3.4.4LDPC码的解码算法47
3.5均衡技术49
3.5.1均衡器分类49
3.5.2均衡器系数更新算法52
3.6Turbo均衡55
3.7本章小结56
目录水声通信原理与技术第4章可逆QCLDPC码57
4.1引言57
4.2QCLDPC码概述57
4.3可逆QC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58
4.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