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9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83486
出版日期:2021.11.01
印刷日期:2021.11.10
图书责编:盛东亮
图书分类:零售
按证明论和证伪论两种哲学思想原理,把现今存在的软件测试工作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各种思想原理对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的贡献。还提出了一些技术模型和理论模型,用实例表明重视思想原理对于软件测试具体实践的重要性。对于计算机科学《软件测试》课程的学生、研究生和教师,这本书是一本较好参考读物。对于研究软件测试的专家和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技术人员,这本书也值得阅读。
王蓁蓁 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省软件测试工程实验室主任。于200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起在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软件测试、程序分析、人工智能、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已主持并参与多项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2014年9月至11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进行短期访问;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获得江苏省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究资助,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得尔分校计算机科学系进行访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2017年出版专著《认知行为思维模型》。
前言 一位学者曾经明确提出,计算已经变成如此广泛的概念,它泛指一切可按程序或按逻辑运行的活动和行为,以致计算机的概念也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它泛指一切可由内部软件驱动的设备。在这个意义上,时至今日,我们在人类社会中各个领域再也找不到一个角落,在那里人们根本不需要使用任何由软件驱动的计算机设备。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由计算机支配,或者说由其内部运行的软件支配,至少受到它们的重大影响。 由于软件是非物质存在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它的运行并不严格遵循“物理定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软件越来越复杂,导致软件本身原本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陷”越来越难以被觉察。有缺陷的软件在运行时带有不确定性,会随机地产生出乎人们意料的结果,而其结果往往带来巨大伤害。注意到软件缺陷在人类社会中的潜在危险,软件测试成为人们关注的技术和研究课题。自计算机问世以来,无论从技术方面还是理论方面,软件测试都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国内外都出版了大量高质量的有关软件测试的专著。这些专著大都侧重具体技术层面,软件测试的思想原理并未受到专著作者的重视。鉴于此,我想从思想原理方面对软件测试的理论和实践做一些工作。J.Myers认为: “人们对软件测试的看法决定了其对软件测试的方式,例如可以影响到测试用例的选取工作。”大体上说,对于软件测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竭力证明开发的软件的正确性; 另一种是不相信软件是正确的,并想方设法找出它的毛病。在哲学上,前一种态度称为证明论,后一种态度称为证伪论。实际上,不仅在软件测试领域,在人类所有科学领域,对于研究的课题都是根据证明...
目录
第1章绪论
1.1软件产品工程: 集成测试与开发
1.2软件测试遵循的思想原理
第1篇软件测试证明论思想原理
第2章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验证活动
2.1需求分析概述
2.2需求验证概述
2.3系统设计概述
2.4设计验证概述
2.5模块编码概述
2.6单元测试概述
第3章原型和图形
3.1原型
3.1.1概述
3.1.2示例
3.2图形
3.2.1图形在需求分析中的作用
3.2.2图形在形式表示中的应用
3.2.3图形在形式证明中的应用
第4章模型检验简介
4.1标准方法
4.1.1基本概念
4.1.2标准模型检验步骤
4.1.3示例: LTL模型检验基于Büchi自动机的算法
4.1.4符号模型检验
4.1.5CTL符号模型检验
4.1.6其他降低问题复杂性的方法
4.1.7其他标准方法
4.2抽象解释
4.2.1根据存在(或经验)的抽象
4.2.2抽象解释理论框架
4.2.3基本抽象解释理论的模型检验
4.2.4运用抽象解释理论对(抽象模型)标准方法的改良
4.2.5抽象模型检验总结
4.3综合方法
4.3.1谓词抽象
4.3.2模型检验和定理证明
4.3.3其他方面的努力
4.4应用和其他重要方法概览
4.4.1模型检验理论在程序分析中的应用简介
4.4.2其他重要方法
4.5小结
第5章抽象解释的两个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