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移动通信
作者:穆维新,申云峰,李奕彤,陈攀攀,侯艳阳,詹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6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00862
出版日期:2022.06.01
印刷日期:2024.01.15
本教程围绕目前的移动通信,从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开始,对第二代到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了讲解,对其技术及应用做了详细的表述,本书力求结合当前我国移动通信的建设和近期发展进行编写,兼顾了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方向性,具有全面和深入的特点,是一本比较好的专业书籍。 全书共分10章,内容力求新颖,系统性强,实用性强。可供从事移动通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供相关院校和各类培训班作为教材使用。
more >前言 移动通信的出现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移动通信更是成为促进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最重要技术之一。目前移动通信已从1G发展到5G,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体系都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移动网络所提供的高速无线连接,如同水、电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体系的升级,以及新兴应用场景的不断出现,对移动通信性能提出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因此,今后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空间仍然不可限量。 本书对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原理、网络结构、功能与接口以及网络规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从无线信道数字信号处理到分集接收; 从无线信道技术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到MIMO、大规模MIMO; 从移动核心网的电路交换技术到软交换、路由交换、MPLS、IMS等分组交换技术; 从传统的SDH、MSTP、PTN传输网到基于IP的移动承载网; 从电路域、分组域到全扁平化IP及虚拟化网络架构; 从耦合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到控制平面集中、用户平面分散布署及云控制方式的网络架构; 从话务理论到移动网络规划等。 本书用较大篇幅介绍了4G、5G无线接入网的相关信道、协议和时频域结构,以及新空口技术,宗旨是使读者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精髓,把握移动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编者也希望初学者通过对本书各章节内容的系统学习,弄清楚移动通信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结构和组成、交换和路由、信令和协议、传输和承载、业务和应用等相关专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从事移动通信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概念和分类,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及5G新技术动向; 第2章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用到的调制、扩频、编码等基础理论; 第3章主要介绍了无线信道、传播模型、抗衰落和分集接收等无线接入网技术; 第4章围绕移动核心网,重点介绍了路由交换、标签交换、软交换和IMS等技术及其相关的信令、协议,还介绍了移动核心网里面典型的控制、业务流程; 第5章详细介绍了移动承载网技术,从基于时分复用的传输网SDH、基于分组交换的PTN到基于IP宽带的RAN承载,以及不同网络架构的各种承载方式; 第6章以GSM、GPRS网络为代表,介绍了传统移动网(PLMN)的基本概念,以及基于TDMA的GSM、GPRS网络技术及规划; 第7章是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内容,从3个标准的不同侧重面介绍了WCDMA、TDSCDMA和CDMA2000网络的组成和主要技术; 第8章介绍了全IP化架构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包含LTE总体结构、OFDMA原理、无线接口协议及MIMO、VoLTE等技术; 第9章是对5G系统的全面介绍,并重点讲解了5G技术网络新技术,包括LTE/NR频谱共存、大规模MIMO技术、毫米波射频技术、网络切片、软件定义网络(SDN)、CRAN等; 第10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有关工程计算,以及3G、4G和5G无线网络规划。 本书第1、2章由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侯艳阳博士编写; 第3、6章由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陈攀攀博士(在读)编写; 第4、7章由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申云峰高级工程师编写; 第8、9章由郑州大学李奕彤博士、中山大学詹文博士共同编写;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穆维新副教授完成了其余章节的编写和全书的统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编者所在单位师生的热情支持,参考并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和书籍,以及互联网资料等,在此一并向有关作者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2年4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