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2-5
ISBN:9787302578826
出版日期:2022.02.01
印刷日期:2024.08.23
图书责编:盛东亮
图书分类:零售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最成熟、最完善的一部分,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促进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 展.本书从信息论的基本理论出发,介绍香农信息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网络信息理论和量子信息 理论中的应用.全书共7章,在介绍有关信息度量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信源与信息熵、信道与信道容量、无 噪信道编码理论、含噪信道编码理论、网络信息理论和量子信息理论. 本书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具有系统性、交叉性和前沿性等特点;书中联系实际通信系统,使用较多的 例题和图示阐述重要的基本概念,结合MATLAB代码实例展现信息论的实用性;各章均附有一定量的习 题,便于读者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本书可作为理工类高等院校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对信息科学感兴趣的 各类人员参考.
赵生妹: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学术带头人,南京邮电大学“1311人才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中的信号处理、量子信息处理。长期从事“信息论基础”与“量子信息处理”方向的科研工作,并讲授“信息论基础”“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量子信息处理技术”等课程。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SCI期刊论文(包括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他引达近1500次。主讲“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主讲的“信息论基础”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负责完成的“信息论基础”课程多媒体课件(配套教学网站)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编著出版量子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论基础与应用》。
前言 《信息论基础与应用》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 于2017年7月出版,至今已有4年。教材发行量较大,使用范围较广,使用效果较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已经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经典教材。 随着信息通信领域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论基础与应用的内容又有了新情况、新问题,故我们在保持原书第1版体例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第2版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 订正原教材中表述不一致的情形,改正原教材中的错误。 (2) 将第4章改为信源编码理论。删除原教材中的费诺码部分。在4.5节信源编码MATLAB计算实现中增加LZ编码的原理和实例及相关MATLAB程序。 (3) 第5章改为信道编码理论。在5.4.3节卷积码中,增加了卷积码编码的图形表述和卷积码的译码方法,同时相应地增加了卷积码编码、译码例题,增强可读性,更易于深入理解,也使得信道编码方法更加完善,有利于学生对纠错编码中线性码和卷积码的整体理解,也为与“通信原理”课程的有机衔接提供支撑。在5.5节信道编码MATLAB计算实现中增加了Polar码(极化码)的编译码原理、极化码SC译码算法程序及实现结果。 (4) 将第3章习题311转到第5章作为习题53。 增加了第5章习题5中有关卷积码的习题,可参见习题513~习题517。 修改习题答案中的错误,并增加了习题5中习题513~习题517的答案。 书中对数的底为2时,统一没有加底数,特此说明。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斧正。 编著者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什么是信息
1.2什么是信息论
1.2.1信息论的早期酝酿
1.2.2信息论的建立与发展
1.2.3信息论的近期发展
1.3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1.4信息论的应用及成果
1.5信息论研究范畴
习题1
第2章信源与信息熵
2.1预备知识
2.1.1概率
2.1.2古典概型
2.1.3概率性质
2.2信源的描述和分类
2.2.1离散单符号信源
2.2.2离散无记忆序列信源
2.2.3离散有记忆序列信源
2.2.4连续信源
2.3离散单符号信源的熵与互信息
2.3.1自信息量
2.3.2离散单符号信源的熵
2.3.3信息熵的基本性质
2.3.4互信息量
2.3.5平均互信息量
2.3.6平均互信息量的性质
2.4离散序列信源的熵与互信息
2.4.1离散平稳序列信源的熵和熵率
2.4.2马尔可夫信源及其极限熵
2.5信源的相关性和冗余度
2.6连续信源的熵与互信息
2.6.1连续信源的相对熵
2.6.2连续信源最大熵定理
2.6.3连续信源的互信息
2.7熵计算及熵应用
2.7.1熵计算
2.7.2熵信息应用
习题2
第3章信道与信道容量
3.1信道分类和参数表示
3.2离散单符号信道及其容量
3.2.1信道容量定义
3.2.2离散单符号无噪信道及其容量
3.2.3离散单符号有噪信...
遵循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力求全面涵盖信息论课程教学知识点要求,并反映信息论的**发展;
简化数学公式推导过程,重点突出通信与信息的基本概念,强调信息论在通信中的具体应用;
配套提供丰富的实验案例,并编写相应的MATLAB仿真程序,方便开展实践教学环节。
配套完善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要点+程序代码+考试题库+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