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章节内容模式设计新颖,章节前重难点清单引入,将课程内容、课堂微练以及课后微训相结合,采用国家**标准编写,其中书中涉及实训环节的机械工业装调实训平台,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此实训设备,可操作性强,是一部理实一体化教材,具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

作者:孙庆唐、赵丽丽、张春翊、杨洁、王道青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机电工程类系列教材

定价:4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11431

出版日期:2022.06.01

印刷日期:2022.08.15

图书责编:苗庆波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主要包括概论、尺寸极限与配合、配合公差的应用、几何公差及检测、公差原则及几何公差选择、表面粗糙度、光滑极限量规、尺寸链、公称尺寸常用测量工具等内容,集理论教学、实操实训为一体,采用**国家标准,文字叙述精炼,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孙庆唐(1974-),男,甘肃庆阳人,高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创新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与无损检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的修订工作,主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教材《化工检修钳工》。

前言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创新能力突出的一线复合技能型人才。在这种职业改革精神的引领下,教学团队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充实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既涉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专业基础类课程,又与机械制造、加工等课程紧密结合,是联系设计和制造的纽带。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认真调研了机械类行业对公差选配及质量检测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并注重标准的实际应用,同时配备了大量习题,以便学生更快地掌握每个章节内容的重点。 全书由孙庆唐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第1章和第9章由赵丽丽编写,第2~4章由孙庆唐编写,第5章和第8章由张春翊编写,第6章由王道青编写,第7章由杨洁编写,全书由孙庆唐统稿和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有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国家标准、论著、资料,在此向有关单位和作者表示衷心感谢。限于编者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订时改进。 编者 2021年12月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概论

1.1互换性概述

1.1.1互换性的起源

1.1.2互换性的含义

1.1.3互换性的种类

1.2标准化和优先数系

1.2.1标准与标准化的含义

1.2.2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3计量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1.3.1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2三坐标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3传统测量技术与三坐标测量技术的区别

1.4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

1.4.1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4.2本课程在机械类课程中的位置

1.5课后微训

第2章尺寸极限与配合

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2.1.1孔和轴

2.1.2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2.1.3有关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2.1.4有关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2.2线性尺寸公差的国家标准

2.2.1极限制

2.2.2配合制

2.2.3常用、优先选用的公差带与配合

2.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2.3.1极限与配合的选择方法

2.3.2基准制的选用原则

2.3.3公差等级的选用

2.3.4配合类型的选用

2.4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2.5课后微训

第3章配合公差的应用

3.1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3.1.1键连接的结构和类型

3.1.2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

3.1.3键及键槽的检测

3.1.4矩形花键连接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3.2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3.2.1螺纹的种类及使用要求

3.2... 查看详情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对从事机械专业人士的素养塑造具有深远的基础性意义。 查看详情